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教育论文--教育学论文

人文主义教育理念的现代转换

中文摘要第9-10页
Abstract第10-11页
第一章 导论第12-20页
    1.1 问题的提出第12-13页
    1.2 文献综述第13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外研究状况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研究状况第15-18页
    1.3 研究的目的、意义与方法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目的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意义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研究方法第19-20页
第二章 人文主义教育理念第20-27页
    2.1 人文主义教育理念的界定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人文主义的内涵解读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人文主义教育理念第21-22页
    2.2 人文主义教育理念的实质与性质第22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人文主义教育理念的实质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人文主义教育理念的性质第24-25页
    2.3 人文主义教育理念的价值第25-27页
第三章 人文主义教育理念的时代转换第27-39页
    3.1 文艺复兴:人文主义教育理念的形成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人的发现和灵魂的完善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身心美善的“完人”教育观第28-30页
    3.2 以自由反权威:人文主义教育理念的第一次转换第30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释放自然天性的教育观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弘扬道德理性的教育观第32-33页
    3.3 批判科学主义:人文主义教育理念的第二次转换第33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尊重生命的教育观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健全人格的教育观第35-36页
    3.4 人文主义教育理念转换之思第36-39页
第四章 人文主义教育理念的现代意蕴第39-51页
    4.1 现代教育理念中的人文内涵第39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明确人的主体地位,高扬现代人的价值和尊严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强调人的个体生命,重构现实世界人的完整性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,促进人的自我完善第41-42页
    4.2 对“人”的现代解读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人是生而不同,且具有无限潜能的自然生命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人是参与社会生活,进行文化创造的价值生命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人是在文化符号属性基础上,构建精神世界的意义生命第44页
    4.3 教育的现代追求第44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唤醒学生的内在潜能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促进学生的人格完善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点化学生的意义世界第48-51页
结语第51-52页
参考文献第52-56页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56-57页
致谢第57-58页
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第58-61页

论文共6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新型裂环桉烷倍半萜内酯Winolide A衍生物设计、合成及抗肝癌体外活性研究
下一篇:富马酸替诺福韦酯和富马酸替诺福韦艾拉酚胺合成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