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铁路运输论文--铁路线路工程论文--铁路养护与维修论文--线路检测及设备、检测自动化论文

铁路平面曲线优化线形关键参数辨识技术研究

摘要第3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1章 绪论第9-20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及现状第9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背景第9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国内外轨道平顺性问题研究现状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平面曲线平顺性静态检测与控制方法的研究现状第15-16页
    1.2 课题来源第16-17页
    1.3 论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7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论文研究内容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技术路线第19-20页
第2章 平面曲线平顺性检测及其控制技术第20-39页
    2.1 轨道平面曲线构成第20-24页
    2.2 绝对测量及其整道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绝对测量原理简介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基于绝对测量的坐标法整道第24-25页
    2.3 相对测量及其整道第25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0 级轨道检查仪第25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相对测量原理简介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渐伸线法整道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基于中点弦迭代模型的相对测量直接调轨法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基于相对测量直接调轨法的沪昆东线精调实验第33-37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37-39页
第3章 平面曲线关键参数辨识第39-53页
    3.1 关键参数辨识原理第40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霍夫变换原理简介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关键参数辨识原理简介第42-43页
    3.2 辨识对象的数据选择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特征点辨识对象数据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圆曲线半径辨识对象数据第45页
    3.3 关键参数辨识算法第45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四大特征点辨识第45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圆曲线半径辨识第49-50页
    3.4 算例第50-5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特征点辨识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圆曲线半径辨识第51-52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52-53页
第4章 曲线特征点偏移接受域第53-63页
    4.1 特征点的偏移接受域求解原理第53-55页
    4.2 轨检仪仪器误差的确定第55-56页
    4.3 优化线形与设计线形的正矢偏差模型第56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曲线轨道设计正矢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正矢偏差模型第58-59页
    4.4 特征点的偏移接受域算法第59-61页
    4.5 算例第61-62页
    4.6 本章小结第62-63页
第5章 软件开发第63-73页
    5.1 软件简介第63-64页
    5.2 软件功能设计及数据处理流程第64-6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软件功能设计第6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数据处理流程第64-65页
    5.3 软件操作介绍与实例计算第65-72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72-73页
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73-75页
    6.1 结论第73-74页
    6.2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第74-75页
致谢第75-76页
参考文献第76-79页
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79页

论文共7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地理信息约束下的惯性轨迹法轨道长波快速精测技术研究
下一篇:WJ-8型高速铁路扣件检测的研究与应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