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一、引言 | 第9-18页 |
(一) 问题的提出 | 第9页 |
(二)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| 第9-10页 |
(三) 核心概念的界定 | 第10-12页 |
(四) 文献综述 | 第12-17页 |
(五) 研究内容与方法 | 第17-18页 |
二、对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理性思考 | 第18-23页 |
(一)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理论依据 | 第18-20页 |
1.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| 第18-19页 |
2. 维果茨基的“最近发展区”理论 | 第19-20页 |
(二)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特征 | 第20-21页 |
1. 及时启发 | 第20-21页 |
2. 问题清晰 | 第21页 |
3. 面向全体 | 第21页 |
4. 恰当评价 | 第21页 |
(三)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教学功能 | 第21-23页 |
1. 激发维持学生学习兴趣 | 第21-22页 |
2. 启发引导学生深度思维 | 第22页 |
3. 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| 第22-23页 |
4. 强化巩固学生学习效果 | 第23页 |
三、农村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现状调查与分析 | 第23-47页 |
(一) 农村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提问现状调查 | 第23-41页 |
1. 调查工具的设计 | 第23-27页 |
2. 调查对象 | 第27页 |
3. 调查结果的收集与整理 | 第27-28页 |
4. 调查结果及分析 | 第28-41页 |
(二) 农村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提问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| 第41-47页 |
1. 教师方面: | 第41-43页 |
(1) 课堂提问目标不明、随意性大,无效提问居多 | 第41页 |
(2) 问题过易或者过难 | 第41页 |
(3) 问题不明确,表意不清楚的情况 | 第41-42页 |
(4) 教师不能真正做到“一碗水端平”的公平式提问 | 第42页 |
(5) 候答时间过短 | 第42-43页 |
(6) 教师缺乏积极有效的反馈 | 第43页 |
2. 学生方面 | 第43-47页 |
(1) 教师提问多,学生课堂提问参与少 | 第43页 |
(2) 学生课堂用语方言化现象严重 | 第43-47页 |
四、改进农村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| 第47-54页 |
(一) 教师方面 | 第47-52页 |
1. 农村高中语文课堂提问对教师自身的要求 | 第47-48页 |
2. 教师的提问技巧 | 第48-52页 |
(二) 学生方面 | 第52-54页 |
1. 把标准普通话作为的课堂问答语言 | 第52-53页 |
2. 培养良好的问题意识,从一点一滴做起 | 第53页 |
3. 增强主体意识 | 第53-54页 |
五、结语 | 第54-5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5-57页 |
附录 | 第57-59页 |
致谢 | 第5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