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1 绪论 | 第11-17页 |
1.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1-12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2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5页 |
1.2.1 目前大口径油气管道建设的特点及制约因素 | 第12-13页 |
1.2.2 国内外大口径油气管道山地运布管技术研究现状 | 第13-15页 |
1.3 主要研究工作 | 第15-17页 |
1.3.1 研究目标 | 第15页 |
1.3.2 研究内容 | 第15-16页 |
1.3.3 技术路线 | 第16-17页 |
2 林木山区条件对运、布管的影响分析 | 第17-23页 |
2.1 概述 | 第17-18页 |
2.1.1 工程概况 | 第17页 |
2.1.2 施工敏感性 | 第17-18页 |
2.2 大口径管道的运、布管特征分析 | 第18-20页 |
2.2.1 运管特征分析 | 第18-19页 |
2.2.2 布管特征分析 | 第19-20页 |
2.3 工程条件对运、布管影响分析 | 第20-22页 |
2.3.1 地形地貌条件影响 | 第20页 |
2.3.2 气候水文条件影响 | 第20-22页 |
2.3.3 道路交通条件影响 | 第22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2-23页 |
3 油气管道运输方案分析及路由选择 | 第23-60页 |
3.1 管道运输流程及技术方案分析 | 第23-24页 |
3.1.1 运输流程 | 第23-24页 |
3.1.2 二次倒运方式及技术要求 | 第24页 |
3.1.3 三次倒运方式及技术要求 | 第24页 |
3.2 林木山区道路条件分析 | 第24-28页 |
3.2.1 道路及行车标准 | 第24-26页 |
3.2.2 林木山区道路存在的问题 | 第26-27页 |
3.2.3 道路扩宽加固处理 | 第27-28页 |
3.3 公路运输车辆及其适应性 | 第28-30页 |
3.3.1 主要运输车辆特点 | 第28-30页 |
3.3.2 运输车辆需用选择 | 第30页 |
3.4 管道运输路由选择分析 | 第30-49页 |
3.4.1 层次分析法 | 第30-31页 |
3.4.2 影响因素建模及求解 | 第31-47页 |
3.4.3 主要因素确定 | 第47页 |
3.4.4 基于模糊一致矩阵法的方案决策 | 第47-49页 |
3.5 管道运输路由选择及应用 | 第49-59页 |
3.5.1 基本原则 | 第49-50页 |
3.5.2 可选道路基本情况 | 第50-53页 |
3.5.3 路由方案建模及计算结果 | 第53-59页 |
3.5.4 应用情况 | 第59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59-60页 |
4 陡坡布管方案分析及索道牵引设计 | 第60-79页 |
4.1 陡坡布管技术方案分析 | 第60-63页 |
4.1.1 布管流程 | 第60页 |
4.1.2 主要布管方式及技术特点 | 第60-62页 |
4.1.3 悬缆索布管方案 | 第62-63页 |
4.2 悬缆索吊运系统说明 | 第63-64页 |
4.3 有限元辅助悬缆索布管设计 | 第64-76页 |
4.3.1 假设及简化处理 | 第64页 |
4.3.2 参数设计 | 第64-65页 |
4.3.3 模型构建 | 第65-66页 |
4.3.4 有限元分析 | 第66-75页 |
4.3.5 卷扬机功率 | 第75-76页 |
4.4 选型结果及应用 | 第76-78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78-79页 |
5 结论及展望 | 第79-81页 |
5.1 结论 | 第79页 |
5.2 展望 | 第79-8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1-83页 |
附件 | 第83-85页 |
致谢 | 第85-86页 |
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著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8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