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缅天然气管道澜沧江跨越段应急抢修关键技术研究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1 绪论 | 第10-16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0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3页 |
1.2.1 带压堵漏技术研究现状 | 第10-12页 |
1.2.2 山区吊运技术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1.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| 第13-16页 |
1.3.1 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3-14页 |
1.3.2 技术路线 | 第14-16页 |
2 澜沧江跨越管道泄漏分析和抢修难点 | 第16-22页 |
2.1 工程概况 | 第16-18页 |
2.2 管道泄漏事件分析 | 第18-20页 |
2.2.1 泄漏点 | 第18-19页 |
2.2.2 泄漏强度 | 第19-20页 |
2.3 管道应急抢修流程 | 第20页 |
2.4 应急抢修存在的主要难点 | 第20-21页 |
2.4.1 带压临时堵漏难点分析 | 第20-21页 |
2.4.2 设备吊装上桥难点分析 | 第21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21-22页 |
3 澜沧江跨越管段夹具堵漏技术分析与研究 | 第22-44页 |
3.1 带压堵漏技术适应性分析 | 第22-26页 |
3.1.1 顶压法堵漏 | 第22-23页 |
3.1.2 带压粘接堵漏技术 | 第23页 |
3.1.3 带压注剂堵漏技术 | 第23-24页 |
3.1.4 柔性带压堵漏技术 | 第24页 |
3.1.5 夹具堵漏技术 | 第24-26页 |
3.2 管道夹具堵漏受力仿真分析 | 第26-43页 |
3.2.1 管道夹具基本参数设计 | 第26-28页 |
3.2.2 夹具堵漏受力仿真分析方法 | 第28-33页 |
3.2.3 夹具堵漏受力仿真模型构建 | 第33-37页 |
3.2.4 夹具堵漏受力仿真结果与分析 | 第37-43页 |
3.3 本章小结 | 第43-44页 |
4 澜沧江跨越管段维抢修机具桅杆吊运技术研究 | 第44-58页 |
4.1 概述 | 第44页 |
4.2 空间受限环境下抢修机具吊运技术 | 第44-48页 |
4.2.1 索道运输 | 第44-45页 |
4.2.2 桅杆运输 | 第45-48页 |
4.3 桅杆吊运系统设计与模拟分析 | 第48-56页 |
4.3.1 桅杆结构参数设计 | 第48-53页 |
4.3.2 桅杆吊运受力有限元模拟分析 | 第53-56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56-58页 |
5 澜沧江跨越管段泄漏应急抢修处置方案应用 | 第58-69页 |
5.1 概述 | 第58页 |
5.2 管道泄漏事件设定 | 第58页 |
5.3 应急组织 | 第58-61页 |
5.3.1 组织机构 | 第58-59页 |
5.3.2 应急响应 | 第59-61页 |
5.4 管道带压堵漏作业方案 | 第61-63页 |
5.4.1 作业程序 | 第61-62页 |
5.4.2 技术要求 | 第62页 |
5.4.3 注意事项 | 第62-63页 |
5.5 机具运输作业方案 | 第63-66页 |
5.5.1 作业程序 | 第63-66页 |
5.5.2 技术要求 | 第66页 |
5.5.3 注意事项 | 第66页 |
5.6 安全措施 | 第66-68页 |
5.7 本章小结 | 第68-69页 |
6 结论 | 第69-70页 |
致谢 | 第70-7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1-7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