塔里木盆地东河砂岩多井测井解释与评价
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7-12页 |
1.1 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7页 |
1.2 研究区概况 | 第7-8页 |
1.3 勘探开发历程及现状 | 第8-9页 |
1.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| 第9-12页 |
第2章 测井资料预处理 | 第12-21页 |
2.1 岩心深度归位 | 第12-15页 |
2.2 测井曲线标准化 | 第15-21页 |
2.2.1 标准层选取 | 第16-17页 |
2.2.2 关键井选取 | 第17-18页 |
2.2.3 曲线标准化 | 第18-19页 |
2.2.4 结果检验 | 第19-21页 |
第3章“四性”关系研究 | 第21-31页 |
3.1 岩性特征 | 第21-22页 |
3.2 物性特征 | 第22-24页 |
3.3 含油性特征 | 第24页 |
3.4 岩性与物性关系 | 第24-25页 |
3.5 岩性与含油性关系 | 第25-27页 |
3.6 物性与含油性关系 | 第27-28页 |
3.7 岩性与测井响应关系 | 第28-31页 |
第4章 测井解释模型的建立 | 第31-43页 |
4.1 泥质含量模型 | 第31页 |
4.2 孔隙度模型 | 第31-33页 |
4.3 渗透率模型 | 第33-36页 |
4.3.1 水平渗透率 | 第34-35页 |
4.3.2 垂直渗透率 | 第35-36页 |
4.4 饱和度模型 | 第36-43页 |
4.4.1 含水饱和度 | 第36-40页 |
4.4.2 束缚水饱和度 | 第40-41页 |
4.4.3 残余油饱和度 | 第41-43页 |
第5章 定量解释标准建立 | 第43-47页 |
5.1 物性标准 | 第43页 |
5.2 饱和度标准 | 第43-44页 |
5.3 测井响应标准 | 第44页 |
5.4 定量解释标准建立 | 第44-45页 |
5.5 多井综合解释 | 第45-47页 |
第6章 结论 | 第47-4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8-49页 |
致谢 | 第4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