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9页 |
1.1 选题背景 | 第9-10页 |
1.2 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.1 研究目的 | 第10页 |
1.2.2 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3 文献综述 | 第11-14页 |
1.3.1 资本结构与公司绩效相关性研究综述 | 第11-13页 |
1.3.2 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| 第13页 |
1.3.3 文献述评 | 第13-14页 |
1.4 研究内容、思路及方法 | 第14-17页 |
1.4.1 研究内容 | 第14-15页 |
1.4.2 研究思路 | 第15-16页 |
1.4.3 研究方法 | 第16-17页 |
1.5 创新点 | 第17-18页 |
1.5.1 方法创新 | 第17页 |
1.5.2 研究视角创新 | 第17-18页 |
1.6 本章小结 | 第18-19页 |
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| 第19-26页 |
2.1 相关概念 | 第19-20页 |
2.1.1 创业板 | 第19页 |
2.1.2 资本结构 | 第19页 |
2.1.3 公司绩效 | 第19页 |
2.1.4 成长性 | 第19-20页 |
2.2 资本结构理论 | 第20-23页 |
2.2.1 传统资本结构理论 | 第20-21页 |
2.2.2 经典资本结构理论 | 第21页 |
2.2.3 现代资本结构理论 | 第21-23页 |
2.3 公司绩效理论 | 第23-24页 |
2.3.1 单一指标衡量公司绩效 | 第23-24页 |
2.3.2 多重指标衡量公司绩效 | 第24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4-26页 |
第3章 公司绩效与成长性测度 | 第26-35页 |
3.1 公司绩效因子分析 | 第26-31页 |
3.1.1 绩效因子分析指标设计 | 第26-27页 |
3.1.2 因子相关性 | 第27页 |
3.1.3 因子分析适用性检验 | 第27-28页 |
3.1.4 因子旋转 | 第28-30页 |
3.1.5 绩效因子综合得分 | 第30-31页 |
3.2 成长性因子分析 | 第31-34页 |
3.2.1 成长性因子分析指标设计 | 第31-32页 |
3.2.2 变量相关性 | 第32-33页 |
3.2.3 因子旋转 | 第33页 |
3.2.4 成长性因子综合得分 | 第33-34页 |
3.3 本章小结 | 第34-35页 |
第4章 实证检验 | 第35-67页 |
4.1 研究设计 | 第35-40页 |
4.1.1 研究假设 | 第35-38页 |
4.1.2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| 第38页 |
4.1.3 变量设计与模型构建 | 第38-40页 |
4.2 描述性统计分析 | 第40-61页 |
4.2.1 东部2014-2016年资本结构与绩效描述性统计分析 | 第40-45页 |
4.2.2 中部2014-2016年资本结构与绩效描述性统计分析 | 第45-49页 |
4.2.3 西部2014-2016年资本结构与绩效描述性统计分析 | 第49-52页 |
4.2.4 东北2014-2016年资本结构与绩效描述性统计分析 | 第52-56页 |
4.2.5 全国2014-2016年资本结构与绩效描述性统计分析 | 第56-61页 |
4.3 相关性分析 | 第61-63页 |
4.4 回归分析 | 第63-66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66-67页 |
第5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| 第67-70页 |
5.1 结论 | 第67页 |
5.2 建议 | 第67-69页 |
5.2.1 适度股权集中度与制衡度 | 第67-68页 |
5.2.2 加强长期债务融资渠道 | 第68页 |
5.2.3 优化债务资本结构及其比例 | 第68页 |
5.2.4 监管当局因势施策及强化监管 | 第68-69页 |
5.3 研究不足与展望 | 第69-70页 |
5.3.1 不足 | 第69页 |
5.3.2 展望 | 第69-7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0-74页 |
附录 | 第74-77页 |
致谢 | 第77-78页 |
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| 第78-7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