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石油、天然气工业论文--石油机械设备与自动化论文--油气储运机械设备论文--油气管道论文

液化区埋地天然气管道上浮反应及抗震措施研究

Abstract第4-5页
摘要第6-10页
第1章 绪论第10-20页
    1.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11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液化区埋地管道上浮反应理论分析法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液化区埋地管道上浮反应试验研究第13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第16页
    1.3 论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6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内容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技术路线第17-19页
    1.4 研究成果第19-20页
第2章 地震液化区管道破坏机理及失效判断依据第20-30页
    2.1 埋地管道地震灾害分析第20-22页
    2.2 场地土液化机理第22页
    2.3 场地土液化影响因素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动载荷条件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土的性质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埋藏条件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排水条件第24页
    2.4 场地土液化判别方法第24-27页
    2.5 管道失效判据第27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基于应力失效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基于应变失效第28-30页
第3章 基于流固耦合液化区埋地管道受力特征分析第30-54页
    3.1 数值模拟基础第30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有限元分析理论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有限元基本方程第30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非线性分析理论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流固耦合控制方程第34-36页
    3.2 液化区埋地管道上浮反应计算方法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有限元软件简介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求解流程第37-38页
    3.3 模型的建立第38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管道模型建立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土体模型建立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流体模型建立第41-42页
    3.4 管土相互作用第42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管土接触模型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土弹簧模型第44-47页
    3.5 边界条件及液化过渡段处理第47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边界条件与载荷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非完全液化区处理第48-49页
    3.6 模型验证第49-50页
    3.7 液化区埋地管道受力特征分析第50-54页
        3.7.1 基本参数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3.7.2 计算结果及分析第51-54页
第4章 液化区管道上浮影响因素规律研究第54-80页
    4.1 土壤参数的影响第54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液化区长度第54-5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非完全液化区长度第56-59页
    4.2 管道参数的影响第59-6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管径第59-6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管道壁厚第62-6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管道材质第64-67页
    4.3 管道施工条件的影响第67-7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管道埋深第67-6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管道轴力第69-71页
    4.4 管输天然气压力第71-74页
    4.5 液化区埋地管道上浮位移及应变计算公式第74-80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GB 50470上浮位移及应变公式第74-75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本文上浮位移及应变公式的提出第75-80页
第5章 液化区埋地管道抗震措施研究第80-98页
    5.1 液化区埋地管道抗震设计流程及改进第80-81页
    5.2 液化区埋地管道抗震措施第81-8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增强土体抗液化措施第82-8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液化区管道抗上浮措施第84-85页
    5.3 具有支墩管道上浮反应分析第85-8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支墩法抗上浮措施模型建立第85-8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支墩抗上浮效果研究第86-89页
    5.4 局部压块法抗上浮措施分析第89-94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局部压块法抗上浮措施提出第90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局部压块法抗上浮效果分析第90-94页
    5.5 液化区埋地天然气管道监测预警方案设计第94-98页
        5.5.1 监测方案简介第94-95页
        5.5.2 管线位移、应变、温度监测第95-96页
        5.5.3 土体监测第96-98页
第6章 结论与建议第98-100页
    6.1 结论第98-99页
    6.2 建议第99-100页
致谢第100-101页
参考文献第101-106页

论文共10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塔河S80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水驱规律物理模拟实验研究
下一篇:旅大油田伴生气液化工艺模拟及优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