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2-19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2-13页 |
1.1.1 少先队“动感中队”建设具有重要价值 | 第12页 |
1.1.2 少先队集体建设长期存在不足 | 第12页 |
1.1.3 少先队“动感中队”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有待研究 | 第12-13页 |
1.2 研究意义 | 第13页 |
1.2.1 理论意义 | 第13页 |
1.2.2 现实意义 | 第13页 |
1.3 文献综述 | 第13-17页 |
1.3.1 少先队“动感中队”建设的历史相关研究 | 第13-15页 |
1.3.2 少先队“动感中队”的功能与价值的相关研究 | 第15-16页 |
1.3.3 少先队“动感中队”活动内容的相关研究 | 第16页 |
1.3.4 少先队“动感中队”组织建设的相关研究 | 第16-17页 |
1.4 研究思路与方法 | 第17-19页 |
1.4.1 研究思路 | 第17-18页 |
1.4.2 研究方法 | 第18-19页 |
第2章 少先队“动感中队”的理论概述 | 第19-35页 |
2.1 核心概念界定 | 第19-25页 |
2.1.1 动感与少先队“动感中队” | 第19-20页 |
2.1.2 少先队“动感中队”的目的 | 第20-22页 |
2.1.3 少先队“动感中队”的特征 | 第22-24页 |
2.1.4 少先队“动感中队”与班级的关系 | 第24-25页 |
2.2 少先队“动感中队”建设的依据 | 第25-28页 |
2.2.1 政策依据 | 第25-26页 |
2.2.2 教育依据 | 第26-27页 |
2.2.3 实践依据 | 第27-28页 |
2.3 少先队“动感中队”建设的内容体系 | 第28-35页 |
2.3.1 少先队“动感中队”的组织设置 | 第28-29页 |
2.3.2 少先队“动感中队”的文化标志 | 第29页 |
2.3.3 少先队“动感中队”建设原则 | 第29-30页 |
2.3.4 少先队“动感中队”的活动内容 | 第30-33页 |
2.3.5 少先队“动感中队”评价体系 | 第33-35页 |
第3章 少先队“动感中队”建设现状的调查分析 | 第35-47页 |
3.1 调查目的 | 第35页 |
3.2 调查对象 | 第35页 |
3.3 调查过程 | 第35页 |
3.4 调查结果 | 第35-47页 |
3.4.1 少先队“动感中队”建设的现状 | 第35-40页 |
3.4.2 少先队“动感中队”建设存在的问题 | 第40-44页 |
3.4.3 少先队“动感中队”建设问题的原因分析 | 第44-47页 |
第4章 少先队“动感中队”建设的具体措施 | 第47-60页 |
4.1 加强“动感中队”组织建设 | 第47-49页 |
4.1.1 加强协作提升“动感中队”建设合力 | 第47-48页 |
4.1.2 建立机制助力“动感中队”建设持久 | 第48页 |
4.1.3 打造精品文化实现“动感中队”建设普及 | 第48-49页 |
4.2 提升辅导员的相关素质 | 第49-51页 |
4.2.1 提升辅导员内生自觉 | 第49-50页 |
4.2.2 提高辅导员基本素养 | 第50-51页 |
4.2.3 提升辅导员行动能力 | 第51页 |
4.3 激发少先队员自主能动性 | 第51-54页 |
4.3.1 启迪自主意识 | 第52页 |
4.3.2 激发组织认同 | 第52-53页 |
4.3.3 培养自主能力 | 第53-54页 |
4.4 精心组织开展少先队“动感中队”活动:优秀活动案例分析 | 第54-60页 |
4.4.1 “红领巾小健将”足球与体育游戏活动案例与分析 | 第54-55页 |
4.4.2 “红领巾小书虫”读书活动案例与分析 | 第55-56页 |
4.4.3 “红领巾小百灵”歌咏活动案例与分析 | 第56-57页 |
4.4.4 “红领巾小创客”创新创意活动案例与分析 | 第57-58页 |
4.4.5 “红领巾小主人”岗位服务活动案例与分析 | 第58-60页 |
结论 | 第60-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1-65页 |
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专著与论文目录 | 第65-66页 |
附录B 《少先队“动感中队”知多少问卷调查》 | 第66-68页 |
附录C 少先队辅导员工作调查问卷 | 第68-73页 |
附录D 少先队工作访谈提纲参考 | 第73-74页 |
致谢 | 第74-7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