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初等教育论文--各科教学法、教学参考书论文--体育、游戏论文

四年级体育课外作业设计与实施的研究--以蚌埠高新实验学校为例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页
1 前言第10-13页
    1.1 选题依据第10-12页
    1.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研究目的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研究意义第12-13页
2 文献综述第13-23页
    2.1 核心概念的界定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课外活动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课外体育活动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体育课外作业第14-15页
    2.2 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研究现状第15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对国外课外体育活动的研究第15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对我国课外体育活动的研究第18-20页
    2.3 体育课外作业的研究现状第20-23页
3 研究对象与方法第23-27页
    3.1 研究对象第23页
    3.2 研究方法第23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文献资料法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访谈法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问卷调查法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实验法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个案研究法第25-27页
4 研究结果与分析第27-57页
    4.1 体育课外作业实施的可行性第27-3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家长的情况第27-3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1.1.1 家长的学历情况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1.1.2 家长对孩子身体状况的态度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1.1.3 家长对体育课外作业的态度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1.1.4 家长平时参加体育锻炼的情况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学生的情况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1.2.1 学生每周参与体育课外活动的情况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1.2.2 学生对体育课外作业的兴趣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学生完成体育课外作业的客观条件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1.3.1 学生家庭生活的基本信息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1.3.2 学生完成体育课外作业的时间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1.3.4 体育场地条件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1.3.5 关于放学后体育锻炼的相关规定第33页
    4.2 体育课外作业设计的依据第33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9-10岁儿童的身体心理发展的特点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《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》中水平二的要求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学期教学进度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家长对体育课外作业反馈途径的意愿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5 学生对体育课外作业形式的期望第37-38页
    4.3 体育课外作业的设计原则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趣味性原则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亲子性原则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安全性原则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强化性原则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5 个性化原则第39-40页
    4.4 体育课外作业的设计方案第40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体育课外作业的目标定位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体育课外作业的类型划分第41-4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4.2.1 按体育课外作业的内容形式进行划分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4.2.2 按作业完成的组织形式进行划分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体育课外作业内容的选择第43-44页
    4.5 体育课外作业的实施过程第44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第一阶段:第1周的预实施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第二阶段:第2-3周的实施情况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5.3 第三阶段:第4-16周的实施第46-48页
    4.6 体育课外作业的反馈与评价第48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6.1 体育课外作业的反馈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6.2 体育课外作业的评价第49-5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6.2.1 教师评价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6.2.2 学生评价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6.2.3 小组评价第50-51页
    4.7 体育课外作业实施效果第51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7.1 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第51-5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7.1.1 实验前实验班和对照班身体素质的测试结果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7.1.2 实验后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四项素质比较第5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7.1.3 实验前后实验班各项素质的比较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7.1.4 实验前后对照班各项素质的比较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7.1.5 个案分析第54页
        4.7.2 体育课外作业对学生体育兴趣的影响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7.2.1 体育课外作业对学生体育兴趣的影响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7.2.2 个案分析第55页
        4.7.3 体育课外作业对家庭亲子陪伴时间的影响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7.3.1 体育课外作业对家庭亲子陪伴时间的影响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7.3.2 个案分析第56页
        4.7.4 体育课外作业对学生社会交往的影响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7.4.1 体育课外作业对学生社会交往的影响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7.4.2 个案分析第57页
5 结论与建议第57-59页
    5.1 结论第57-58页
    5.2 对后续研究的建议第58-59页
致谢第59-60页
参考文献第60-62页
附录第62-67页
    附件一第62-64页
    附件二第64-66页
    附件三第66-67页
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67页

论文共6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对几种体育教学模式在快乐体操教学中的应用研究
下一篇:少先队“动感中队”建设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