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序言 | 第10-12页 |
一、网络直播行政法规制的内涵及必要性 | 第12-16页 |
(一)网络直播行政法规制的内涵 | 第12-14页 |
1.互联网直播是一种实时互动传播媒介 | 第12-13页 |
2.网络直播行政法规制是对网络直播行业的规范与保护 | 第13-14页 |
(二)网络直播行政法规制的必要性 | 第14-16页 |
1.网络直播行业的健康发展需要行政法规制 | 第14页 |
2.限制网络直播中的违法行为需要行政法规制 | 第14-15页 |
3.行政法规制网络直播的优势体现 | 第15-16页 |
二、我国网络直播行政法规制现状分析 | 第16-23页 |
(一)我国网络直播行政法规制的立法现状 | 第16-19页 |
1.我国与网络直播相关的行政法规、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梳理 | 第17-19页 |
2.我国网络直播的行政法规制现状分析 | 第19页 |
(二)我国网络直播行政法规制中存在的问题 | 第19-23页 |
1.规制主体失调,缺乏统一制度设计 | 第19-20页 |
2.行政机关自由裁量权过大 | 第20-21页 |
3.缺乏合理的规制模式,企业守法成本过高 | 第21-22页 |
4.行业自律不完善,无法与行政监管形成合力 | 第22-23页 |
三、发达国家网络直播的行政法规制现状及借鉴 | 第23-26页 |
(一)发达国家对网络直播行政法规制现状 | 第23-25页 |
1.美国:行政法规制与行业协会协同发展 | 第23-24页 |
2.新加坡:政府发挥主导作用 | 第24-25页 |
3.英国:行业自律为主,行政干预为辅 | 第25页 |
(二)国外网络直播的规制措施对我国的启示 | 第25-26页 |
1.明确网络直播的规制主体 | 第26页 |
2.重视发挥行业自律在网络直播中的规制作用 | 第26页 |
四、完善我国网络直播行政法规制的建议 | 第26-32页 |
(一)确立网络直播行政法规制的基本原则 | 第26-28页 |
1.坚持合法行政原则 | 第26-27页 |
2.坚持比例原则 | 第27页 |
3.坚持行政公开原则 | 第27-28页 |
(二)制定统一的《网络直播管理条例》 | 第28-30页 |
1.明确规制网络直播的行政主体 | 第28-29页 |
2.细化网络主播和直播用户的责任 | 第29页 |
3.明确监管范围,完善信息层级划分 | 第29-30页 |
4.完善行政规制手段,柔性执法 | 第30页 |
(三)控制行政主体的自由裁量权 | 第30-31页 |
1.清除权力中的模糊地带 | 第31页 |
2.完善行政救济制度 | 第31页 |
(四)完善行政机关对网络直播行业的规制模式 | 第31-32页 |
1.加强对突发性直播事件的事中引导 | 第32页 |
2.完善对突发性直播事件的事后追惩 | 第32页 |
结语 | 第32-3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4-37页 |
致谢 | 第37-3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