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--化学论文--有机化学论文

芳基脒参与的多组分反应构建咪唑衍生物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页
第一章 绪论第10-17页
    1.1 多组分反应历史背景第10-11页
    1.2 咪唑衍生物的用途和研究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1.3 咪唑衍生物合成研究进展第12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以醛或酮类化合物为底物合成咪唑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以亚胺类化合物为底物合成咪唑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以腈类化合物为底物合成咪唑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4 以炔类化合物为底物合成咪唑第14-16页
    1.4 本论文研究内容及设计思路第16-17页
第二章 银催化多组分反应合成咪唑衍生物第17-31页
    2.1 前言第17-18页
    2.2 实验材料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化合物表征设备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化学药品与试剂第18-19页
    2.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19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反应条件优化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底物适用性研究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控制实验及反应机理第23-24页
    2.4 化合物合成方法第24-25页
    2.5 化合物数据第25-30页
    2.6 本章小结第30-31页
第三章 芳基脒、炔醛和醇环化加成合成咪唑衍生物第31-49页
    3.1 前言第31-32页
    3.2 实验材料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化合物表征设备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化学药品与试剂第32-33页
    3.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33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反应条件优化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底物适用性研究第35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控制实验及反应机理第38-39页
    3.4 化合物合成方法第39-40页
    3.5 化合物数据第40-48页
    3.6 本章小结第48-49页
第四章 三组分串联反应合成多取代咪唑第49-64页
    4.1 前言第49-50页
    4.2 实验材料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化合物表征设备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化学药品与试剂第50-51页
    4.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51-5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反应条件优化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底物适用性研究第52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控制实验及反应机理第55-56页
    4.4 化合物合成方法第56页
    4.5 化合物数据第56-63页
    4.6 本章小结第63-64页
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64-66页
    5.1 全文总结第64-65页
    5.2 展望第65-66页
参考文献第66-75页
附录第75-85页
致谢第85-86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发表的论文第86页

论文共8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新型化合物W1的抗血小板作用及机制探讨
下一篇:泮托拉唑钠肠溶片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