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中国法律论文--诉讼法论文--民事诉讼法论文

民事司法认知研究

中文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页
序言第9-10页
一、民事司法认知制度概述第10-16页
    (一)司法认知的涵义第10-11页
    (二)司法认知与相关概念的比较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司法认知与经验法则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2.司法认知与免证事实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3.司法认知与推定第12-13页
    (三)司法认知的特征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司法认知主体的特定性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2.司法认知对象的特殊性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3.司法认知过程的抗辩性第14-15页
    (四)司法认知制度的功能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有利于实现司法公正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有助于节约司法资源第16页
二、两大法系司法认知制度对我国的启示第16-19页
    (一)两大法系司法认知制度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英美法系的司法认知制度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大陆法系的司法认知制度第17页
    (二)两大法系司法认知制度对我国的启示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借鉴英美法系国家多样的立法形式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明确的司法认知范围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3.完善的司法认知程序第18-19页
三、我国民事司法认知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19-26页
    (一)我国司法认知制度的现状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司法认知的立法现状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.司法认知的适用现状第19-21页
    (二)我国司法认知制度存在的问题第21-26页
        1.司法认知的范围模糊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.缺少相应的认定标准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3.未明确司法认知结果的效力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4.缺少关于当事人救济途径的规定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5.缺乏在司法适用上程序性规定第24-26页
四、我国民事司法认知制度的完善建议第26-32页
    (一)完善我国民事司法认知制度的必要性第26页
    (二)完善我国民事司法认知制度的具体建议第26-32页
        1.明确司法认知的范围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明确司法认知的认定标准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明确司法认知结果的效力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4.完善司法认知的救济途径及监督机制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5.完善司法认知程序适用上的规定第29-32页
结语第32-33页
参考文献第33-36页
致谢第36-37页

论文共3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侦查中电子证据取证的规范化研究
下一篇:有效辩护制度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