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序言 | 第9-10页 |
一、电子证据的基本理论 | 第10-17页 |
(一)电子证据的概念和特点 | 第10-14页 |
1.电子证据的概念 | 第10-12页 |
2.电子证据的特点 | 第12-14页 |
(二)侦查中电子证据的取证对象和取证原则 | 第14-17页 |
1.电子证据的取证对象 | 第14-15页 |
2.电子证据的取证原则 | 第15-17页 |
二、侦查中电子证据取证的域外考察 | 第17-20页 |
(一)美国的取证制度 | 第17-18页 |
(二)日本的取证制度 | 第18-19页 |
(三)英国的取证制度 | 第19-20页 |
三、我国侦查中电子证据立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| 第20-25页 |
(一)电子证据实践发展演变及取证立法现状 | 第20-21页 |
(二)侦查中电子证据取证手法规定存在漏洞 | 第21-22页 |
(三)侦查中采取技术侦查措施的范围不明确 | 第22-23页 |
(四)侦查中电子证据取证侵犯隐私权的行为缺乏规制 | 第23页 |
(五)电子证据制度的缺憾 | 第23-25页 |
四、我国侦查中电子证据取证的规范化 | 第25-30页 |
(一)电子证据取证手法的限定范围 | 第25-26页 |
(二)明确电子证据取证中技术侦查措施适用范围 | 第26页 |
(三)侦查中电子证据取证过程中对隐私权保护的救济方式 | 第26-29页 |
1.切实发挥检察机关的监督效力 | 第27页 |
2.发挥律师保障当事人权利的作用 | 第27-28页 |
3.完善电子证据取证中侵犯隐私权的救济方式 | 第28-29页 |
(四)加快电子证据立法进程 | 第29-30页 |
结语 | 第30-3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2-34页 |
致谢 | 第34-3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