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绪论 | 第10-17页 |
一、问题的提出 | 第10-11页 |
(一) 相关概念的界定 | 第10页 |
(二) 问题的提出 | 第10-11页 |
二、本研究的意义 | 第11-13页 |
三、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| 第13-16页 |
(一) 国内研究综述 | 第13-15页 |
(二) 国外研究综述 | 第15-16页 |
四、研究思路及方法 | 第16页 |
五、拟创新之处 | 第16-17页 |
第一章 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色研究的理论基础 | 第17-24页 |
一、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| 第17-20页 |
(一) 民族平等观 | 第17-18页 |
(二) 民族团结观 | 第18-19页 |
(三) 民族发展观 | 第19-20页 |
二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| 第20-22页 |
(一) 邓小平理论 | 第20-21页 |
(二) 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想 | 第21页 |
(三) 科学发展观 | 第21-22页 |
三、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| 第22-24页 |
第二章 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| 第24-32页 |
一、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回顾 | 第24-28页 |
(一) 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成就 | 第24-26页 |
(二) 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经验 | 第26-28页 |
二、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| 第28-32页 |
(一) 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机遇 | 第28-29页 |
(二) 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挑战 | 第29-32页 |
第三章 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特色 | 第32-38页 |
一、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特点 | 第32-34页 |
(一) 语言多种 | 第32-33页 |
(二) 风俗各异 | 第33页 |
(三) 宗教多样 | 第33页 |
(四) 个性差异 | 第33-34页 |
二、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特色 | 第34-35页 |
(一) “六观”教育 | 第34页 |
(二) 民族平等团结教育 | 第34-35页 |
(三) 民族文化教育 | 第35页 |
三、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特色 | 第35-38页 |
(一) 文化上多尊重 | 第35-36页 |
(二) 学习上多指导 | 第36页 |
(三) 生活上多关心 | 第36-37页 |
(四) 心理上多辅导 | 第37-38页 |
第四章 加强和改进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若干对策 | 第38-47页 |
一、把握中心,服务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 | 第38-39页 |
二、坚持宗旨,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| 第39页 |
三、遵循原则,增强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| 第39-41页 |
四、明确任务,落实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| 第41-42页 |
五、办好实事,为民族院校各族大学生健康成长创造条件 | 第42-44页 |
六、抓住重点,搭建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平台 | 第44-47页 |
结束语 | 第47-48页 |
注释 | 第48-5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1-54页 |
致谢 | 第54-56页 |
附录: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| 第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