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土场地管道漏水入渗规律与地基湿陷变形研究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6页 |
1.1 课题研究背景 | 第8-9页 |
1.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| 第9-10页 |
1.2.1 研究目的 | 第9-10页 |
1.2.2 研究意义 | 第10页 |
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3页 |
1.3.1 黄土入渗规律研究现状 | 第10-12页 |
1.3.2 黄土湿陷性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1.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| 第13-16页 |
1.4.1 研究内容 | 第14-15页 |
1.4.3 技术路线 | 第15-16页 |
第二章 西安市管网渗漏现状的调查研究 | 第16-26页 |
2.1 西安市管网建设概况 | 第16-20页 |
2.1.1 降雨与地表排水概况 | 第16-18页 |
2.1.2 供水管网建设现状 | 第18页 |
2.1.3 雨污水管网建设现状 | 第18-19页 |
2.1.4 管网运行背景和环境 | 第19-20页 |
2.2 西安市管道渗漏现状 | 第20-25页 |
2.2.1 西安市管道渗漏现状 | 第20-21页 |
2.2.2 管道渗漏模型 | 第21-22页 |
2.2.3 管道漏水事故和工程影响案例分析 | 第22-25页 |
2.3 本章小结 | 第25-26页 |
第三章 原状黄土入渗与湿陷变形特性的试验研究 | 第26-50页 |
3.1 场地概况 | 第26-30页 |
3.1.1 自然地理条件 | 第26页 |
3.1.2 工程地质条件 | 第26-28页 |
3.1.3 场地精细勘察 | 第28-30页 |
3.2 原状黄土室内湿陷试验 | 第30-36页 |
3.2.1 物理力学参数 | 第30-33页 |
3.2.2 湿陷类型及湿陷等级 | 第33-36页 |
3.3 现场浸水试验 | 第36-48页 |
3.3.1 试验方案 | 第36-39页 |
3.3.3 场地浸水范围监测 | 第39-45页 |
3.3.4 地表沉降监测 | 第45-47页 |
3.3.5 深部沉降监测分析 | 第47-48页 |
3.4 章小结 | 第48-50页 |
第四章 管道漏水入渗与地基湿陷变形数值模拟研究 | 第50-75页 |
4.1 计算模型 | 第50-55页 |
4.1.1 几何模型 | 第50-51页 |
4.1.2 数值模型 | 第51-52页 |
4.1.3 边界条件 | 第52页 |
4.1.4 模型检验与参数反演 | 第52-55页 |
4.2 地基浸水影响因素分析 | 第55-64页 |
4.2.1 密实度对入渗的影响 | 第55-58页 |
4.2.2 含水率对入渗的影响 | 第58-59页 |
4.2.3 水头压力对入渗的影响 | 第59-62页 |
4.2.4 破裂口大小对入渗的影响 | 第62-63页 |
4.2.5 地下水位对入渗的影响 | 第63-64页 |
4.3 管道漏水入渗与地基湿陷变形模拟 | 第64-70页 |
4.3.1 雨污水管道漏水数值模拟 | 第65-67页 |
4.3.2 自来水管道漏水数值模拟 | 第67-70页 |
4.4 管道漏水条件下的地基湿陷性与防治建议 | 第70-72页 |
4.4.1 规范方法评价地基湿陷性 | 第70页 |
4.4.2 考虑浸水范围的地基湿陷性 | 第70-71页 |
4.4.3 管道漏水的引发地基湿陷变形的防治建议 | 第71-72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72-75页 |
结论与建议 | 第75-77页 |
1.结论 | 第75-76页 |
2.建议 | 第76-7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7-83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83-84页 |
致谢 | 第8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