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园艺论文--果树园艺论文--仁果类论文--苹果论文

苹果果实酸度基因挖掘验证及基因组选择模型的建立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缩略词第8-12页
1 文献综述第12-23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2页
    1.2 苹果果实中的有机酸第12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果实有机酸代谢研究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苹果酸的转运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果实有机酸的分子生物学相关研究第17-18页
    1.3 果实重要性状的QTL研究第18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遗传连锁图谱与QTL定位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BSA-seq与QTL定位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苹果果实酸性状的QTLs研究现状及进展第20-21页
    1.4 分子标记在苹果遗传育种中的应用第21-22页
    1.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22-23页
2 材料与方法第23-40页
    2.1 试验材料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植物材料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载体和菌株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酶和生化试剂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常用试剂及培养基配制第24-25页
    2.2 试验方法第25-4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苹果果实酸性状表型测定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苹果果实酸性状表型数据分析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苹果基因组DNA的提取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QTL定位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BSA-seq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6 候选基因预测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7 基因标记基因型分析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8 基因标记在DNA水平的相关性验证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9 苹果果实总RNA的提取、纯化与cDNA的合成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0 实时荧光定量PCR (qPCR)定量检测基因表达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1 基因的克隆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2 PCR扩增产物的回收纯化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3 目的片度连接反应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4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转化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5 质粒DNA的提取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6 质粒DNA的酶切反应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7 表达载体构建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8 热激法转化农杆菌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9 苹果王林果实愈伤组织的培养及转化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0 蛋白原核表达、纯化及Western blot试验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1 磷酸酶活性测定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2 启动子活性分析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3 亚细胞定位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4 BiFC试验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5 酵母杂交实验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6 V-ATPase (液泡膜H+-ATPase)酶活的测定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7 基因组选择模型的建立第38-40页
3 结果与分析第40-68页
    3.1 苹果果实酸度性状表型分析第40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苹果果实pH值分析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苹果果实苹果酸含量分析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苹果果实苹果酸含量与pH值的相关性分析第42-43页
    3.2 苹果果实苹果酸含量的QTLs定位及候选基因分析第43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苹果酸含量的MapQTL和BSA-seq的定位分析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QTL位点内苹果酸性状候选基因筛选第45-47页
    3.3 QTLs候选基因的位点验证和功能分析第47-6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MdALMTII基因变异位点A/G的验证第47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MdPP2CH基因变异位点验证与功能分析第49-5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MdSAUR37基因变异位点验证与功能分析第57-6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MdMYB44基因变异位点验证第63-64页
    3.4 MdSAUR37、MdPP2CH、MdALMTII和MdMYB44基因型预测果实酸度表型值第64-68页
4 讨论第68-72页
    4.1 苹果果实酸度性状的遗传特点第68页
    4.2 MapQTL和BSA-seq在QTLs定位中的应用第68-69页
    4.3 果实酸度QTLs定位第69-70页
    4.4 候选基因的预测和验证第70-72页
5 结论第72-73页
参考文献第73-84页
附录第84-93页
致谢第93-94页
个人简介第94页

论文共9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结缕草耐盐种质筛选与外源亚精胺提高耐盐性的研究
下一篇:温室智能滴灌系统条件下不同水肥组合对番茄生长发育、产量和品质的影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