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中国政治论文--阶级结构与社会结构论文--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论文--生活、居住、交通论文

权力与关系视角下的农村社区网络化治理研究--以H镇网络化治理创新为例

摘要第5-7页
Abstract第7-8页
第一章 导论第11-19页
    一、研究背景第11-12页
    二、研究意义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理论意义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现实意义第12-13页
    三、文献综述第13-17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关于农村社区治理的研究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关于网络化治理的研究第15-17页
    四、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研究思路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研究框架第17-18页
    五、研究方法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文献研究法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个案分析法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比较研究方法第18-19页
第二章 权力变迁:农村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实践与困境第19-24页
    一、农村社区治理的历史变迁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第一阶段:权力与关系的此消彼长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第二阶段:权力与关系的互构互容第20页
    二、当前农村社区网格化管理实践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H镇治理背景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主要做法及其现状第21页
    三、当前农村社区网格化管理困境第21-24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网格悬浮,下沉不易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网格泛化,功能膨胀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宣传不足,职责不清第23-24页
第三章 关系重构:农村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兴起与特点第24-28页
    一、农村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兴起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乡村治理的倒逼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协同共治的治理导向第25-26页
    二、农村社区网络化治理的特点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政府主导下的职能转移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多元主体的合作治理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政策执行的主体互动第26-28页
第四章 协同参与:农村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实践与做法第28-38页
    一、网络化治理的平台保障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打造四个平台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综合信息指挥室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联席会议制度第29-30页
    二、网络化治理的运行基础第30-34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方案制定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队伍建设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工作职责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 考核体系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(五) 追责体系第32-34页
    三、网络化治理的参与主体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部门联动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全员覆盖第35-36页
    四、网络化治理的具体行动第36-38页
第五章 互嵌互融:农村社区网络化治理中的权力与关系第38-46页
    一、何以可能第38-41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治理形态的转变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治理能力的要求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技术手段的支持第40-41页
    二、如何转变第41-43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权力的关系运作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关系中的权力再生产第42-43页
    三、实现打造服务型政府目标第43-46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服务方式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服务主体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服务保障第45-46页
第六章 总结与讨论第46-48页
参考文献第48-52页
致谢第52页

论文共5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社区物业纠纷与化解--基于W市Z社区的调查
下一篇:社区社会组织孵化基地运营模式研究--基于三个典型案例的比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