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中国政治论文--阶级结构与社会结构论文--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论文--生活、居住、交通论文

社区物业纠纷与化解--基于W市Z社区的调查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一章 绪论第10-21页
    一、研究背景第10-11页
    二、研究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理论意义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实践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三、研究综述第12-16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理论基础第12-15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核心概念界定第15-16页
    四、研究设计第16-21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研究目标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研究方法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 研究技术路线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(五) 研究选点:南湖街Z社区第18-21页
第二章 南湖街Z社区物业纠纷的产生过程第21-34页
    一、南湖街Z社区物业纠纷产生背景第21-25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南湖街Z社区物业纠纷前基本情况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南湖街Z社区物业纠纷前物业管理状况第23-25页
    二、南湖街Z社区物业管理费纠纷产生的过程第25-29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物业公司提出物业管理费上涨诉求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业主或反对上涨或仅同意小幅上涨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物业公司与业主双方就涨幅展开博弈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 物业管理费上涨纠纷陷入僵局第29页
    三、物业管理费纠纷产生的原因第29-34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我国物业服务收费体制不完善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物业公司自身建设不完善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行为主体角色定位不准确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 行为主体之间诉求差异大第32-34页
第三章 南湖街Z社区物业纠纷的化解过程:多元主体合作共治第34-42页
    一、三方联动拟订物业管理费增长方案第34-37页
    二、一定双评评价物业管理服务效果第37-39页
    三、双金双赢监督物业管理服务质量第39-42页
第四章 纠纷化解中多元行动主体角色定位第42-52页
    一、街道办事处:政策引导第43-45页
    二、社区社会组织:搭建居民参与平台第45-46页
    三、社区居委会:组织居民和引导各方第46-48页
    四、业主委员会:决策和监督第48-49页
    五、物业公司:服务和管理第49-51页
    六、社区党委:统筹协调各方力量第51-52页
第五章 多元主体合作治理机制形成第52-60页
    一、责任分担机制:增强物业纠纷的协调能力第52-54页
    二、信息沟通机制:提高物业纠纷的处置效率第54-56页
    三、协商联动机制:强化物业纠纷的协同效应第56-57页
    四、监督保障机制:保证物业管理的服务效果第57-60页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60-64页
    一、结论第60-62页
    二、展望第62-64页
参考文献第64-68页
致谢第68页

论文共6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社会企业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研究--以桥西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例
下一篇:权力与关系视角下的农村社区网络化治理研究--以H镇网络化治理创新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