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17页 |
1.1 选题背景及意义 | 第11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历史与发展现状 | 第11-14页 |
1.2.1 国外研究历史与发展现状 | 第11-13页 |
1.2.2 国内研究历史与发展现状 | 第13-14页 |
1.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| 第14-15页 |
1.4 本章小结 | 第15-17页 |
第2章 空气弹簧的组成及基本特性 | 第17-27页 |
2.1 空气弹簧的分类 | 第17-19页 |
2.1.1 囊式空气弹簧 | 第17页 |
2.1.2 约束膜式空气弹簧 | 第17-18页 |
2.1.3 自由膜式空气弹簧 | 第18-19页 |
2.2 空气弹簧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| 第19-20页 |
2.3 空气弹簧的基本特性 | 第20-24页 |
2.3.1 空气弹簧的垂向刚度特性 | 第21-22页 |
2.3.2 空气弹簧的横向刚度特性 | 第22-23页 |
2.3.3 空气弹簧的阻尼特性 | 第23-24页 |
2.4 空气弹簧的优缺点 | 第24-25页 |
2.4.1 空气弹簧的优点 | 第24-25页 |
2.4.2 空气弹簧的缺点 | 第25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25-27页 |
第3章 空气弹簧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| 第27-35页 |
3.1 空气弹簧的非线性问题 | 第27-30页 |
3.1.1 橡胶气囊的几何非线性 | 第27页 |
3.1.2 主气室的接触非线性 | 第27-28页 |
3.1.3 橡胶材料的材料非线性 | 第28-29页 |
3.1.4 帘线铺层的非线性 | 第29-30页 |
3.2 空气弹簧的有限元模型 | 第30-33页 |
3.2.1 单元的选取 | 第30-33页 |
3.2.2 边界条件和加载过程 | 第33页 |
3.3 本章小结 | 第33-35页 |
第4章 低温下空气弹簧的垂向力学特性分析 | 第35-47页 |
4.1 不同初始内压下空气弹簧的垂向静力学特性 | 第35-38页 |
4.2 低温条件下空气弹簧的垂向静力学特性 | 第38-45页 |
4.2.1 空气弹簧橡胶材料及帘线材料参数的确定 | 第38-40页 |
4.2.2 低温条件下空气弹簧的垂向静刚度 | 第40页 |
4.2.3 橡胶材料对低温下空气弹簧垂向静刚度的影响 | 第40-42页 |
4.2.4 帘线材料对低温下空气弹簧垂向静刚度的影响 | 第42-43页 |
4.2.5 附加气室对低温下空气弹簧垂向静刚度的影响 | 第43-44页 |
4.2.6 应急橡胶堆对低温下空气弹簧垂向静刚度的影响 | 第44-45页 |
4.3 本章小结 | 第45-47页 |
第5章 低温下空气弹簧的横向力学特性分析 | 第47-55页 |
5.1 不同初始内压下空气弹簧的横向静力学特性 | 第47-49页 |
5.2 低温条件下空气弹簧的横向静力学特性 | 第49-54页 |
5.2.1 低温条件下空气弹簧的横向静刚度 | 第49-50页 |
5.2.2 橡胶材料对低温下空气弹簧横向静刚度的影响 | 第50-51页 |
5.2.3 帘线材料对低温下空气弹簧横向静刚度的影响 | 第51-52页 |
5.2.4 帘线角度对低温下空气弹簧横向静刚度的影响 | 第52-53页 |
5.2.5 应急橡胶堆对低温下空气弹簧横向静刚度的影响 | 第53-54页 |
5.3 本章小结 | 第54-55页 |
第6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55-57页 |
6.1 结论 | 第55-56页 |
6.2 展望 | 第56-5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7-61页 |
作者简介 | 第61-63页 |
致谢 | 第6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