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高等教育论文--思想政治教育、德育论文

高校意识形态建设困境与路径探析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1章 绪论第11-21页
    1.1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课题来源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2-13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在该方向的研究现状及分析第13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内研究现状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外研究现状第14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国内外研究评述第18-19页
    1.3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主要研究内容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方法第20-21页
第2章 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理论范式与现实演进第21-31页
    2.1 理论范式第21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高校意识形态的内涵界定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高校意识形态的特征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功能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地位第24-25页
    2.2 现实演进第25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萌芽时期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形成时期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发展时期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创新时期第28-30页
    2.3 本章小结第30-31页
第3章 高校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困境第31-39页
    3.1 高校外部宏观困境第31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全球化的国际环境带来的冲击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复杂化的社会环境带来的挑战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网络化的传播方式造成的淡化第33-34页
    3.2 高校内部微观困境第34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对意识形态的粗浅认知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教育合力的分散化现状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实践的理论契合度不高第36-37页
    3.3 本章小结第37-39页
第4章 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路径第39-53页
    4.1 坚持党的领导第39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以高校党建为引领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一元化与多样化相统一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传承性与创新性相结合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思想建设与环境净化并举第42-43页
    4.2 完善高校工作机制第43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重构组织保障机制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加强工作队伍建设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完善学生考评体系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优化校园文化环境第46-47页
    4.3 强化主渠道建设第47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优化师资力量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创新课程改革第49-50页
    4.4 提高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能力第50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认真学习——“第一课堂”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积极践行——“第二课堂”第51-52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52-53页
结论第53-55页
参考文献第55-59页
致谢第59页

论文共5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东北抗联精神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研究
下一篇:“中国梦”引领少数民族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--基于成都市三所高校的实证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