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高等教育论文--思想政治教育、德育论文

东北抗联精神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研究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8页
第1章 绪论第12-22页
    1.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2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选题背景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选题意义第14-17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外研究现状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研究现状第17-19页
    1.3 研究思路及方法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思路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方法第19-20页
    1.4 论文创新及不足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论文创新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论文不足第21-22页
第2章 东北抗联精神及思想政治教育概述第22-33页
    2.1 东北抗联精神第22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相关概念界定第22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抗联精神实质第25页
    2.2 思想政治教育第25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界定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第27-29页
    2.3 东北抗联精神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第29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抗联精神夯实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抗联精神充实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内容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抗联精神拓展思想政治教育运用载体第31-33页
第3章 东北抗联精神的基本内容第33-44页
    3.1 爱国主义精神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忠贞报国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勇赴国难第35页
    3.2 英勇战斗精神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勇敢顽强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前赴后继第37页
    3.3 不畏牺牲精神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坚贞不屈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勇于献身第38-39页
    3.4 艰苦奋斗精神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不畏艰苦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百折不挠第40-41页
    3.5 国际主义精神第41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休戚与共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团结御侮第42-44页
第4章 东北抗联精神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现实价值第44-58页
    4.1 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第44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填充思想政治教育史的基本内容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基础理论第47-48页
    4.2 明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导向第48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维护国家整体利益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维护社会和谐发展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维护大学生主体权利第50-51页
    4.3 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第51-5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增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意识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实现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培养大学生艰苦奋斗品质第53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提升大学生的抗压能力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5 凝聚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第56-58页
结论第58-59页
参考文献第59-64页
致谢第64页

论文共6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“一带一路”背景下粤桂琼民办高校国际化研究
下一篇:高校意识形态建设困境与路径探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