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代中国政府对公立高校的管理研究
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7页 |
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9-11页 |
一、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二、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5页 |
一、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二、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2-15页 |
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 | 第15-17页 |
一、研究方法 | 第15-16页 |
二、论文创新之处 | 第16-17页 |
第二章 中国政府对公立高校的管理特点 | 第17-31页 |
第一节 计划经济时代的管理特点 | 第17-20页 |
一、高度集权的计划管制模式 | 第17-18页 |
二、中央统一领导下的两级管理制度 | 第18-19页 |
三、以行政手段为主的管理方式 | 第19-20页 |
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的管理特点 | 第20-22页 |
一、管理手段逐渐法制化 | 第20-21页 |
二、确立分类指导、分类管理模式 | 第21-22页 |
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政府对高校管理特点的变化 | 第22-31页 |
一、管理方式和理念的改变 | 第23-24页 |
二、受政治环境影响而改变 | 第24-25页 |
三、新时期高校办学自主权得到逐步扩大和落实 | 第25-31页 |
第三章 目前政府对公立高校管理存在的问题 | 第31-46页 |
第一节 政府在高校管理中的自身角色定位不准 | 第31-34页 |
一、政府角色定位及行政理念偏差 | 第31-32页 |
二、政府的职能定位偏差 | 第32-34页 |
第二节 政府对高校管理的手段、方式等不适应 | 第34-40页 |
一、以行政手段为主 | 第34-35页 |
二、法律手段运用不足 | 第35-37页 |
三、经济手段运用较少 | 第37-40页 |
第三节 政府对高校的激励机制不到位 | 第40-43页 |
一、有效的市场竞争机制未形成 | 第40-41页 |
二、激励机制的设计不合理 | 第41-43页 |
第四节 监督评估机制不完善 | 第43-46页 |
一、政府主导下的评估缺乏科学性 | 第43-44页 |
二、第三方评估对高校无实质影响 | 第44-45页 |
三、法律监督机制不完善 | 第45-46页 |
第四章 完善政府对公立高校管理的改革思路 | 第46-58页 |
第一节 转变政府对高校的管理理念,明确政府职能 | 第46-49页 |
一、进一步促进政府对高校管理权力的分化 | 第46-47页 |
二、合理定位政府自身角色,创新管理理念 | 第47-48页 |
三、明确政府职能 | 第48-49页 |
第二节 完善我国政府对高校的管理方式 | 第49-52页 |
一、促进政府实行有效的宏观管理 | 第49-50页 |
二、制定科学的政策和标准 | 第50-51页 |
三、进一步完善政府对高校管理的法律体系 | 第51-52页 |
第三节 完善政府对高校管理的激励机制 | 第52-55页 |
一、健全市场化竞争机制 | 第52-53页 |
二、设计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 | 第53-55页 |
第四节 完善监督评估机制 | 第55-58页 |
一、加强社会公众对高校管理的监督 | 第55页 |
二、积极引入第三方评估 | 第55-57页 |
三、完善政府对高校的法律监督机制 | 第57-58页 |
结语 | 第58-6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0-62页 |
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| 第62-63页 |
致谢 | 第6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