冻土桩基水平承载力学特性试验研究
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1 绪论 | 第10-23页 |
1.1 本文的研究背景 | 第10-12页 |
1.2 本文的研究对象 | 第12-13页 |
1.3 水平荷载桩基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| 第13-20页 |
1.3.1 理论研究 | 第13-18页 |
1.3.2 试验研究 | 第18-20页 |
1.3.3 发展趋势 | 第20页 |
1.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 | 第20-22页 |
1.4.1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0-21页 |
1.4.2 本文的研究意义 | 第21-22页 |
1.5 本文所采取的技术路线 | 第22-23页 |
2 冻土桩基模型的制备及室内试验 | 第23-35页 |
2.1 冻土桩基模型的制作过程 | 第23-28页 |
2.1.1 冻土桩基模型制作的依据 | 第23-24页 |
2.1.2 单桩模型的制备 | 第24-27页 |
2.1.3 桩土模型的制备 | 第27-28页 |
2.2 本文室内试验控制系统简介 | 第28-30页 |
2.3 本课题试验加载方案 | 第30-35页 |
2.3.1 试验参数的确定 | 第31-32页 |
2.3.2 试验工况的划分 | 第32-33页 |
2.3.3 试验加载方案的确定 | 第33-35页 |
3 冻土单桩水平承载力学特性试验结果分析 | 第35-50页 |
3.1 单桩力学特性理论分析 | 第35-36页 |
3.1.1 桩头转角的计算公式 | 第35页 |
3.1.2 桩身弯矩的计算公式 | 第35-36页 |
3.1.3 桩身位移的计算公式 | 第36页 |
3.2 试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| 第36-49页 |
3.2.1 桩身拉、压应变 | 第36-40页 |
3.2.2 桩顶位移 | 第40-41页 |
3.2.3 桩顶转角 | 第41-42页 |
3.2.4 桩身弯矩 | 第42-45页 |
3.2.5 桩身位移 | 第45-49页 |
3.3 小结 | 第49-50页 |
4 桩-土流变效应对桩基承载力学特性的影响分析 | 第50-64页 |
4.1 冻土的流变理论简介 | 第50-53页 |
4.1.1 冻土流变的表现形式 | 第51-52页 |
4.1.2 冻土流变的影响因素 | 第52-53页 |
4.2 冻土桩基流变特性试验分析 | 第53-62页 |
4.2.1 冻土流变对桩身拉、压应变的影响 | 第53-55页 |
4.2.2 冻土流变对桩顶位移的影响 | 第55-56页 |
4.2.3 冻土流变对桩顶转角的影响 | 第56-58页 |
4.2.4 冻土流变对桩身弯矩的影响 | 第58-60页 |
4.2.5 冻土流变对桩身位移的影响 | 第60-62页 |
4.3 小结 | 第62-64页 |
5 冻土桩基水平承载力的确定分析 | 第64-71页 |
5.1 水平荷载桩基的工作性状 | 第64-66页 |
5.1.1 刚性桩与弹性桩 | 第64-65页 |
5.1.2 桩基的破坏模式 | 第65-66页 |
5.2 桩基水平承载力的确定 | 第66-70页 |
5.2.1 桩基水平临界荷载的确定 | 第67-68页 |
5.2.2 桩基水平极限承载力的确定 | 第68-69页 |
5.2.3 桩基水平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 | 第69-70页 |
5.3 小结 | 第70-71页 |
结论 | 第71-73页 |
致谢 | 第73-7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4-78页 |
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7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