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1 绪论 | 第11-22页 |
1.1 引言 | 第11页 |
1.2 铁路钢筋混凝土T形梁桥简介 | 第11-12页 |
1.3 国内外现状调查 | 第12-14页 |
1.3.1 国外铁路研究及发展状况 | 第12-13页 |
1.3.2 国内研究铁路研究及发展状况 | 第13-14页 |
1.4 我国铁路桥梁设计活荷载规范变化 | 第14-19页 |
1.4.1 铁路荷载组合的改变 | 第14-16页 |
1.4.2 我国铁路列车活荷载图式发展状况 | 第16-17页 |
1.4.3 我国重载铁路活荷载标准发展 | 第17-19页 |
1.5 桥梁结构性能评估方法 | 第19-20页 |
1.6 研究方法与步骤 | 第20-22页 |
2 铁路T形梁桥病害现状调查及原因分析 | 第22-32页 |
2.1 引言 | 第22-23页 |
2.2 混凝土钢筋锈蚀 | 第23-26页 |
2.2.1 病害现场调查情况 | 第23-24页 |
2.2.2 病害原因分析 | 第24-26页 |
2.3 梁体混凝土表面裂缝 | 第26-29页 |
2.3.1 病害现场调查情况 | 第26-28页 |
2.3.2 病害原因分析 | 第28-29页 |
2.4 横隔板断裂 | 第29-30页 |
2.4.1 病害现场调查情况 | 第29页 |
2.4.2 病害原因分析 | 第29-30页 |
2.5 小结 | 第30-32页 |
3 铁路T形梁桥不同时期荷载状况承载能力对比分析 | 第32-51页 |
3.1 研究主要目的及桥梁基本资料 | 第32-34页 |
3.1.1 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32页 |
3.1.2 研究对象选择及桥梁材料、截面特性介绍 | 第32-34页 |
3.2 不同时期规范荷载状况及承载力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| 第34-43页 |
3.2.1 荷载对比分析 | 第34-39页 |
3.2.2 应力计算对比分析 | 第39-41页 |
3.2.3 挠度计算 | 第41-42页 |
3.2.4 裂缝宽度验算 | 第42-43页 |
3.3 有限元法计算桥梁横竖向及横向承载能力研究 | 第43-50页 |
3.3.1 材料本构关系 | 第44-45页 |
3.3.2 有限元模型建立 | 第45-46页 |
3.3.3 荷载及边界条件 | 第46-48页 |
3.3.4 桥梁计算结果分析 | 第48-50页 |
3.4 结论 | 第50-51页 |
4 铁路某16mT形梁桥钢筋锈蚀后桥梁承载能力研究 | 第51-66页 |
4.1 引言 | 第51页 |
4.2 桥梁概况及表观检查 | 第51-53页 |
4.3 桥梁静态荷载试验 | 第53-57页 |
4.3.1 荷载状况 | 第53-54页 |
4.3.2 测点布置 | 第54-55页 |
4.3.3 检定结果与分析 | 第55-57页 |
4.4 钢筋锈蚀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| 第57-64页 |
4.4.1 锈蚀钢筋的力学性能研究 | 第58-59页 |
4.4.2 钢筋锈蚀后梁体承载能力计算模型 | 第59-61页 |
4.4.3 既有铁路T型梁桥钢筋锈蚀后承载力计算模型 | 第61-64页 |
4.4.4 铁路某16mT梁桥采用计算模型分析 | 第64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64-66页 |
5 考虑钢筋锈蚀劣化梁体有限元模拟方法研究 | 第66-78页 |
5.1 引言 | 第66页 |
5.2 有限元模型建立 | 第66-70页 |
5.2.1 组合式钢筋混凝土有限元模型 | 第66-67页 |
5.2.2 单元的选择及建模方法 | 第67-68页 |
5.2.3 接触分析单元的本构关系 | 第68-69页 |
5.2.4 荷载及边界条件 | 第69-70页 |
5.3 劣化梁体模型计算结果分析 | 第70-75页 |
5.3.1 跨中挠度分析 | 第70-71页 |
5.3.2 应力结果 | 第71-72页 |
5.3.3 梁底混凝土劣化模拟方法研究 | 第72-75页 |
5.4 钢筋锈蚀计算模型有限元验算 | 第75-76页 |
5.4.1 荷载及边界条件 | 第75-76页 |
5.4.2 应力结果分析 | 第76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76-78页 |
6 T形梁桥劣化维修加固方案研究 | 第78-87页 |
6.1 梁底劣化混凝土部位修复技术研究 | 第78-81页 |
6.1.1 梁底混凝土劣化修复材料、方法及存在的问题 | 第78-80页 |
6.1.2 劣化混凝土修复后有限元模拟计算 | 第80-81页 |
6.2 梁底粘贴加固方法效果分析 | 第81-86页 |
6.2.1 施工工艺 | 第82页 |
6.2.2 模型加固效果分析 | 第82-86页 |
6.3 本章小结 | 第86-87页 |
7 结论与展望 | 第87-89页 |
7.1 结论 | 第87页 |
7.2 展望 | 第87-89页 |
致谢 | 第89-9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0-93页 |
附录 不同时期铁路桥梁设计规范承载力计算结果 | 第93-99页 |
在研究生期间的参与项目及研究成果 | 第9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