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世界各国文化与文化事业论文--中国论文--文化专题研究论文

习近平传统文化思想研究

摘要第6-8页
ABSTRACT第8-9页
第1章 绪论第13-33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3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背景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意义第15-17页
    1.2 研究综述第17-2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关于习近平传统文化思想形成的研究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关于习近平传统文化思想内涵的研究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关于习近平传统文化思想特征的研究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关于习近平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研究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5 现有研究述评与研究展望第24-27页
    1.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27-3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思路第27-3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方法第31-33页
第2章 习近平传统文化思想的理论渊源及其形成条件第33-53页
    2.1 相关概念界定第33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文化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传统文化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习近平传统文化思想第35-36页
    2.2 习近平传统文化思想的理论渊源第36-4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史观第36-3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列宁的文化史观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的传统文化思想第41-47页
    2.3 习近平传统文化思想的形成条件第47-5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历史审视:新时代中国文明发展的历史自觉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现实需求:当前传统文化发展境遇的深刻研判第49-5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自身积淀:习近平总书记高深的传统文化素养第51-53页
第3章 习近平传统文化思想的主要内容第53-90页
    3.1 确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定位第53-6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源泉第54-5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第57-5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5 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文化渊源第59-60页
    3.2 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原则第60-6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原则第60-6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遵循批判与继承相统一的原则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秉承古为今用的原则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第64-6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突出正面宣传的原则第65-67页
    3.3 提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第67-7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讲仁爱第67-6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重民本第68-7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守诚信第70-7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崇正义第7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尚和合第71-7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6 求大同第72-73页
    3.4 指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第73-79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动力第74-75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治国理政汲取智慧的重要源泉第75-7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根基第77-7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4 健全个体人格的文化资源第78-79页
    3.5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路径第79-90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在传承和弘扬过程中要做到“六个讲清楚”第80-81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系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第81-83页
        3.5.3 大力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第83-84页
        3.5.4 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第84-86页
        3.5.5 积极调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传统文化的复兴第86-87页
        3.5.6 努力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第87-90页
第4章 习近平传统文化思想的基本特征第90-108页
    4.1 思维选择上的辩证性第90-9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历史性与现实性的统一第90-9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继承性与创新性的统一第91-9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第93-94页
    4.2 工作导向上的问题性第94-9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处理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关系第95-9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处理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之间的关系第96-9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处理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第97-99页
    4.3 价值取向上的人民性第99-10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第99-10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第100-10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坚持传统文化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方向第102-103页
    4.4 文化审视上的全面性第103-108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全面把握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第103-105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全面考察传统文化发展的时代境遇第105-106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全面考量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第106-108页
第5章 习近平传统文化思想的时代价值第108-125页
    5.1 习近平传统文化思想的理论价值第108-116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思想第108-110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丰富新时代治国理政思想的具体内容第110-11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深化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的正确认识第111-113页
        5.1.4 提供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科学指南第113-11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5 明确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理论导向第114-116页
    5.2 习近平传统文化思想的实践价值第116-12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第116-11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给予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第118-11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提供批判和抵制文化领域错误思潮的现实依据第119-12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丰富培育良好社会道德风尚的文化资源第121-12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5 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世界影响力第122-125页
结语第125-126页
参考文献第126-136页
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第136-137页
致谢第137-139页
作者简介第139页

论文共13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张恨水小说中佛教文化原型研究
下一篇:清代漕务与基层社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