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学论文--中国文学论文--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--小说论文--新体小说论文

张恨水小说中佛教文化原型研究

中文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绪论第9-31页
    一、张恨水作品中的宗教文化第9-20页
    二、张恨水作品中的原型批评第20-31页
第一章 人间佛教:张恨水的宗教信仰第31-57页
    第一节 张恨水生平经历与佛教的关系第31-37页
    第二节 九华山、天柱山佛教文化对张恨水的影响第37-40页
    第三节 张恨水其人及作品中的儒道面孔佛家心第40-57页
第二章 盂兰盆会:张恨水言情叙事的苦难原型第57-81页
    第一节 蛛儿与芝草:半新半旧的恋爱母题第57-63页
    第二节 贪嗔痴:苦情叙事模式第63-67页
    第三节 节欲:红尘救赎法门第67-72页
    第四节 悲凉的圆满结局第72-81页
第三章 莲花:张恨水人性书写的慈悲原型第81-100页
    第一节 妙法莲华与浊世子宫第81-85页
    第二节 女性善观:从鹿母莲花夫人到锁骨菩萨第85-88页
    第三节 男人的阿尼玛平衡系统第88-92页
    第四节 慈航普度:杨杏园式启示意象第92-100页
第四章 金刚杵:张恨水抗战文学的护法原型第100-116页
    第一节 金刚护法原型考释第100-103页
    第二节 无遮大会:大丈夫投笔从戎第103-105页
    第三节 伏魔咒:《大悲咒》传奇叙述模式第105-109页
    第四节 斗战胜佛的象征:低眉与怒目第109-116页
第五章 回头是岸:张恨水讽刺小说的禅定原型第116-132页
    第一节 论忘川河风景第116-119页
    第二节 渡与不渡的隐喻第119-123页
    第三节 尘归尘:空皮囊结构原型第123-125页
    第四节 筏喻:放下过河的姑娘第125-132页
结语第132-136页
参考文献第136-152页
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第152-153页
后记第153-155页

论文共15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健全的个人主义--新月派对西方文学思想的重构
下一篇:习近平传统文化思想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