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7页 |
1.引言 | 第10-13页 |
1.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| 第10页 |
1.2.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.1 研究目的 | 第10-11页 |
1.2.2 研究意义 | 第11页 |
1.3 研究内容 | 第11页 |
1.4 核心概念界定 | 第11-13页 |
1.4.1 少先队辅导员 | 第11-12页 |
1.4.2 积极心理资本 | 第12页 |
1.4.3 组织承诺 | 第12-13页 |
2.文献综述 | 第13-23页 |
2.1 有关积极心理资本的研究 | 第13-16页 |
2.1.1 积极心理资本的概念与构成 | 第13页 |
2.1.2 积极心理资本的测量与培养 | 第13-14页 |
2.1.3 积极心理资本的本土化研究 | 第14-16页 |
2.2 有关组织承诺的研究 | 第16-21页 |
2.2.1 组织承诺的概念 | 第16页 |
2.2.2 组织承诺的理论基础 | 第16-17页 |
2.2.3 国外有关组织承诺的研究 | 第17-19页 |
2.2.4 国内有关组织承诺的研究 | 第19-21页 |
2.3 积极心理资本与组织承诺关系研究 | 第21-23页 |
3.研究一:少先队辅导员积极心理资本与组织承诺现状及其关系的研究 | 第23-55页 |
3.1 研究目的 | 第23页 |
3.2 研究假设 | 第23页 |
3.3 研究对象 | 第23-24页 |
3.4 研究工具 | 第24页 |
3.4.1 积极心理资本量表 | 第24页 |
3.4.2 组织承诺量表 | 第24页 |
3.5 数据处理 | 第24-25页 |
3.6 结果分析 | 第25-51页 |
3.6.1 量表信效度检验 | 第25-26页 |
3.6.2 少先队辅导员积极心理资本的现状 | 第26-27页 |
3.6.3 少先队辅导员组织承诺的现状 | 第27-29页 |
3.6.4 基于人口学变量的差异性研究 | 第29-44页 |
3.6.5 少先队辅导员积极心理资本与组织承诺的关系 | 第44-46页 |
3.6.6 少先队辅导员积极心理资本与组织承诺的回归效应 | 第46-51页 |
3.7 讨论 | 第51-55页 |
3.7.1 关于少先队辅导员积极心理资本与组织承诺现状讨论 | 第51-52页 |
3.7.2 少先队辅导员积极心理资本与组织承诺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性 | 第52-54页 |
3.7.3 关于少先队辅导员积极心理资本与组织承诺关系讨论 | 第54-55页 |
4.研究二:少先队辅导员积极心理资本和组织承诺影响因素的研究 | 第55-67页 |
4.1 研究目的 | 第55页 |
4.2 研究方法 | 第55页 |
4.3 研究对象 | 第55页 |
4.4 编码与结果分析 | 第55-65页 |
4.4.1 访谈对象编码 | 第55-56页 |
4.4.2 访谈内容编码 | 第56-57页 |
4.4.3 访谈内容分析 | 第57-65页 |
4.5 讨论 | 第65-67页 |
4.5.1 少先队辅导员积极心理资本与组织承诺外部影响因素讨论 | 第65-66页 |
4.5.2 少先队辅导员积极心理资本与组织承诺内部影响因素讨论 | 第66-67页 |
5.结论 | 第67-68页 |
6.建议 | 第68-71页 |
6.1 调节少先队辅导员的多元压力 | 第68页 |
6.2 寻求少先队辅导员的外部支持 | 第68页 |
6.3 理清少先队辅导员使命 | 第68-69页 |
6.4 增强少先队组织建设 | 第69页 |
6.5 优化少先队辅导员内部结构 | 第69-70页 |
6.6 重视积极心理资本效益 | 第70-71页 |
7.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| 第71-72页 |
注释 | 第72-7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3-77页 |
附录一:少先队辅导员组织承诺与积极心理资本调查问卷 | 第77-81页 |
附录二:访谈题纲 | 第81-82页 |
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82-83页 |
致谢 | 第83-8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