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9页 |
1.1 多金属氧酸盐的概述 | 第9-11页 |
1.1.1 多金属氧酸盐的分类 | 第9-10页 |
1.1.2 多金属氧酸盐的应用 | 第10页 |
1.1.3 Keggin型杂多酸的特性 | 第10-11页 |
1.2 染料废水处理方法硏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1.2.1 染料废水的概述 | 第11页 |
1.2.2 染料废水的处理方法 | 第11-13页 |
1.3 吸附的基本理论 | 第13-16页 |
1.3.1 吸附类型 | 第13页 |
1.3.2 吸附动力学理论 | 第13-14页 |
1.3.3 吸附等温线 | 第14-15页 |
1.3.4 多金属氧酸盐作为吸附材料在废水处理领域的应用 | 第15-16页 |
1.4 选题背景及主要工作 | 第16-19页 |
1.4.1 选题背景 | 第16-17页 |
1.4.2 主要工作 | 第17-19页 |
第2章 实验部分 | 第19-23页 |
2.1 主要试剂和原料 | 第19页 |
2.2 实验仪器 | 第19-20页 |
2.3 复合材料的制备 | 第20页 |
2.3.1 Fe_3O_4的制备 | 第20页 |
2.3.2 复合材料的制备 | 第20页 |
2.4 样品的表征方法 | 第20-21页 |
2.4.1 X射线粉末衍射(XRD) | 第20页 |
2.4.2 比表面及空隙度测试仪(BET) | 第20-21页 |
2.4.3 热重分析(TGA) | 第21页 |
2.4.4 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(SEM) | 第21页 |
2.4.5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(FT-IR) | 第21页 |
2.4.6 紫外光谱仪检测(UV-Vis) | 第21页 |
2.5 吸附性能的研究 | 第21-23页 |
2.5.1 吸附实验步骤 | 第21-22页 |
2.5.2 亚甲基蓝的配制及浓度测定 | 第22页 |
2.5.3 复合材料吸附亚甲基蓝溶液 | 第22-23页 |
第3章 磷钨酸改性磁性壳聚糖的制备及其对亚甲基蓝吸附性能的研究 | 第23-36页 |
3.1 引言 | 第23页 |
3.2 Fe_3O_4/CSGA-PTA的制备 | 第23-24页 |
3.3 Fe_3O_4/CSGA-PTA的表征 | 第24-28页 |
3.4 Fe_3O_4/CSGA-PTA吸附亚甲基蓝 | 第28-35页 |
3.4.1 负载壳聚糖及磷钨酸对吸附亚甲基蓝的影响 | 第28-29页 |
3.4.2 溶液pH值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| 第29页 |
3.4.3 Fe_3O_4/CSGA-PTA的吸附选择性 | 第29-30页 |
3.4.4 Fe_3O_4/CSGA-PTA的重复使用 | 第30-31页 |
3.4.5 吸附动力学研究 | 第31-33页 |
3.4.6 吸附等温线 | 第33-35页 |
3.5 结论 | 第35-36页 |
第4章 磷钼酸改性磁性壳聚糖的制备及其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的研究 | 第36-49页 |
4.1 引言 | 第36-37页 |
4.2 Fe_3O_4/CSGA-PMA的制备 | 第37页 |
4.3 Fe_3O_4/CSGA-PMA的表征 | 第37-40页 |
4.4 Fe_3O_4/CSGA-PMA吸附亚甲基蓝 | 第40-48页 |
4.4.1 负载壳聚糖及磷钼酸对亚甲基蓝吸附的影响 | 第40-41页 |
4.4.2 溶液pH值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| 第41-43页 |
4.4.3 Fe_3O_4/CSGA-PMA的吸附选择性 | 第43页 |
4.4.4 Fe_3O_4/CSGA-PMA的重复使用 | 第43-45页 |
4.4.5 吸附动力学研究 | 第45-47页 |
4.4.6 吸附等温线 | 第47-48页 |
4.5 结论 | 第48-49页 |
第5章 硅钨酸改性磁性壳聚糖的制备及其对亚甲基蓝吸附性能的研究 | 第49-61页 |
5.1 引言 | 第49页 |
5.2 Fe_3O_4/CSGA-STA的制备 | 第49-50页 |
5.3 Fe_3O_4/CSGA-STA的表征 | 第50-53页 |
5.4 Fe_3O_4/CSGA-STA吸附亚甲基蓝 | 第53-60页 |
5.4.1 负载壳聚糖及硅钨酸对吸附亚甲基蓝的影响 | 第53-54页 |
5.4.2 溶液pH值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| 第54-55页 |
5.4.3 Fe_3O_4/CSGA-STA的吸附选择性 | 第55-56页 |
5.4.4 Fe_3O_4/CSGA-STA的重复使用 | 第56-57页 |
5.4.5 吸附动力学研究 | 第57-59页 |
5.4.6 吸附等温线 | 第59-60页 |
5.5 结论 | 第60-61页 |
第6章 结论 | 第61-62页 |
6.1 结论 | 第61-62页 |
致谢 | 第62-6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3-69页 |
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6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