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环境科学、安全科学论文--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--土壤污染及其防治论文

高/低累积DEHP水稻品种的根际微生物群落及根系吸收DEHP差异研究

摘要第3-5页
Abstract第5-6页
1 绪论第10-21页
    1.1 邻苯二甲酸酯的应用及危害第10页
    1.2 土壤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污染现状第10-12页
    1.3 植物吸收累积邻苯二甲酸酯的差异第12-14页
    1.4 不同植物吸收累积邻苯二甲酸酯差异的影响因素第14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植物根系吸收和转运及其影响因素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植物抗氧化酶系统活性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对邻苯二甲酸酯的降解第17-18页
    1.5 研究框架第18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研究内容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1.5.3 技术路线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5.4 创新点第20-21页
2 高、低累积PAEs水稻品种吸收累积DEHP与抗氧化酶系统响应的差异第21-33页
    2.1 材料与方法第21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实验材料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实验仪器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幼苗的培养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水稻根箱培养试验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5 土壤和水稻样品PAEs提取和GC-MS分析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6 植物抗胁迫响应指标及分析方法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7 数据分析第25页
    2.2 结果与讨论第25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.DEHP对水稻生物量的影响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根箱培养水稻体内DEHP含量差异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根际微域内DEHP消减行为差异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DEHP对水稻抗氧化酶活性影响第28-32页
    2.3 小结第32-33页
3 高/低累积PAEs水稻不同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DEHP消减的关系第33-64页
    3.1 材料与方法第33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试剂与仪器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微生物群落结构测定材料与方法第34-37页
    3.2 结果与讨论第37-6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水稻根际微域细菌微生物群落结构第37-5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水稻根际微域真菌微生物群落结构第52-63页
    3.3 小结第63-64页
4 高、低累积水稻根系吸收PAEs动力学研究第64-82页
    4.1 材料方法第64-6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试剂与仪器第64-6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幼苗的培养第6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水培实验第6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水稻样品PAEs提取和GC-MS分析第6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5 数据处理第65-66页
    4.2 结果与讨论第66-8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水稻根系吸收PAEs的时间依赖性第66-7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水稻根系吸收PAEs的浓度依赖性第74-7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水稻根系吸收PAEs时介质pH的变化第79-81页
    4.3 小结第81-82页
5 总结与展望第82-84页
    5.1 主要结论第82-83页
    5.2 研究和展望第83-84页
参考文献第84-96页
在校期间发表论文第96-97页
致谢第97页

论文共9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杂多酸改性磁性壳聚糖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研究
下一篇:福建典型茶园土壤—茶叶中金属元素分布特征及同位素示踪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