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植物保护论文--有害植物及其清除论文--杂草论文

外来植物入侵导致生物均质化的案例研究--以安徽夏熟旱作物田杂草和加拿大一枝黄花为例

摘要第8-11页
ABSTRACT第11-14页
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5-45页
    第一节 生物均质化研究概述第15-24页
        1 概念:“均质化”还是“同质化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2 当前生物均质化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3 人类活动是当前全球生物均质化进程最为重要和直接的推动因素第17-2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1 农业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 城市化和生境破坏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 人类活动引起的物种恶性扩散和灭绝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4 其它因素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4 研究展望第22-24页
    第二节 中国农田外来入侵杂草及其威胁第24-34页
        1 中国农田生态系统外来入侵杂草状况第24-3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1 数据收集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 科属和地理分布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3 传入时间和方式分析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4 原产地分析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5 为害的农田类型和时期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6 新的农田入侵杂草威胁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2 农田外来入侵生物的控制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 化学防治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 生物及生态防治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 检疫管理和入侵种资源化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 展望第32-34页
    第三节 农田杂草发生分布规律及演替第34-44页
        1 栽培和田间管理活动因素对农田杂草群落的影响第34-4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1 作物类型和轮作方式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 除草剂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3 翻耕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4 化肥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5 其它人类活动因素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2 环境因素对农田杂草群落的影响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3 中国农田杂草群落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4 安徽夏熟旱作物田杂草第42-44页
    第四节 本研究的目的和内容第44-45页
第二章 过去20年间安徽夏熟作物田杂草群落结构的变化第45-69页
    前言第46-48页
    1 调查方法第48-52页
        1.1 调查数据第48-50页
        1.2 数据统计分析第50-52页
    2 结果第52-60页
        2.1 主要优势杂草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2.2 杂草群落均质化第53-55页
        2.3 杂草群落类群第55-58页
        2.4 RDA排序图第58-60页
    3 讨论第60-69页
        3.1 杂草群落结构的均质化第60-62页
        3.2 田间外来杂草入侵加剧并推动农田杂草群落的均质化第62-64页
        3.3 控草模式的变化导致杂草群落结构改变第64-65页
        3.4 农业耕作栽培模式变革和气候变化的影响第65-67页
        3.5 杂草管理措施的建议第67-69页
第三章 20年间夏熟作物田外来杂草入侵状况的比较研究第69-85页
    前言第70-71页
    1 材料和方法第71-73页
        1.1 农田杂草调查区域和方法(同第二章)第71页
        1.2 性状的采集第71-72页
        1.3 数据统计分析第72-73页
    2 结果第73-80页
        2.1 历史调查数据中外来杂草分布第73-77页
        2.2 近年数据中外来杂草分布第77-80页
    3 讨论第80-85页
        3.1 外来杂草分布及其变化第80-81页
        3.2 外来杂草性状分布及其变化第81-85页
第四章 影响外来入侵杂草20年间在安徽夏熟旱作物田中入侵和扩散的环境因子第85-97页
    前言第85-86页
    1 材料与方法第86-88页
        1.1 调查区域和方法(同第二章)第86-87页
        1.2 数据统计分析第87-88页
    2 结果第88-92页
        2.1 RDA排序分析第88-90页
        2.2 逐步回归第90-92页
    3 讨论第92-97页
        3.1 杂草防控第92-93页
        3.2 耕作栽培措施第93-94页
        3.3 气候变化第94-95页
        3.4 人口密度和交通第95-97页
第五章 影响野老鹤草(Geranium carolinianum)和空心莲子草(Alternantheraphiloxeroides)20年间在安徽夏熟旱作物田中入侵和扩散的环境因子第97-109页
    前言第97-98页
    1 材料与方法第98-100页
        1.1 调查区域和方法(同第二章)第98页
        1.2 环境因子数据收集第98-99页
        1.3 数据统计分析第99-100页
    2 结果第100-105页
    3 讨论第105-109页
        3.1 温度和降水量的影响第105-106页
        3.2 农田连作模式和栽培作物的影响第106页
        3.3 除草剂化肥施用和农业机械应用的影响第106-107页
        3.4 人口密度和交通第107-109页
第六章 潜在的农田恶性入侵杂草导致均质化:以加拿大一枝黄花(Solidagocanadensis)为例第109-119页
    前言第109-110页
    1 调查区域和方法第110-1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 加拿大一枝黄花野生种群第110-1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 样地的选定和设置第111页
        1.3 调查方法第111页
        1.4 数据统计分析第111-112页
    2 结果第112-115页
        2.1 物种组成和a-多样性第112-113页
        2.2 β指数第113-115页
    3 讨论第115-119页
        3.1 加拿大一枝黄花导致群落结构和景观的均质化第115-116页
        3.2 加拿大一枝黄花在中国恶性扩散并导致均质化的原因第116-119页
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创新点第119-123页
    1 主要研究结果第119-121页
    2 主要研究结论第121-122页
    3 创新点第122-123页
参考文献第123-153页
附录第153-157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第157-159页
致谢第159页

论文共15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脂肪酸生物标记的芽胞杆菌属分类与系统发育研究
下一篇:柱状气液旋流器分离机理及特性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