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艺术论文--音乐论文--器乐理论与演奏法论文--键盘、簧乐理论和演奏法论文--钢琴论文

巴赫钢琴作品中装饰音的奏法分析--以《创意曲集》为例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页
绪论第10-13页
第1章 巴洛克时期的音乐概况及巴赫生平简介第13-19页
    1.1 巴洛克时期的音乐概况第13-16页
    1.2 巴赫生平简介第16-19页
第2章 键盘音乐中的装饰音第19-25页
    2.1 装饰音的概述第19页
    2.2 装饰音的发展脉络第19-21页
    2.3 键盘音乐中装饰音的运用第21-25页
第3章 巴赫钢琴作品中的装饰音第25-37页
    3.1 倚音第25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长倚音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短倚音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经过倚音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复倚音第28-29页
    3.2 颤音第29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带上行前缀颤音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带下行前缀颤音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有准备的颤音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有结束音的颤音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有结束音的上行颤音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6 有结束音的下行颤音第31-32页
    3.3 波音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短波音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长波音第33页
    3.4 回音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顺回音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逆回音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后回音第34页
    3.5 装饰音的即兴演奏第34-37页
第4章 巴赫《创意曲集》中装饰音的演奏诠释第37-58页
    4.1 巴赫《创意曲集》的创作背景及特点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巴赫《创意曲集》的创作背景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巴赫《创意曲集》的创作特点第38-39页
    4.2 波音的奏法——以《二部创意曲》第1-15首为例第39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带上行前缀的波音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带下行前缀的波音第41-42页
    4.3 颤音的奏法——以《三部创意曲》1-15首为例第42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带下波音后缀的颤音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带上行前缀的颤音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带下行前缀的颤音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有准备的颤音第46-47页
    4.4 倚音的奏法——以《二部创意曲》1—15首为例第47-49页
    4.5 回音的奏法——以《三部创意曲》1—15首为例第49页
    4.6 《创意曲集》的版本比较第49-58页
        4.6.1 乐谱版本的介绍第49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6.2 乐谱版本中装饰音之差异性对比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4.6.3 音响资料的介绍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6.4 不同音响版本中装饰音之差异性对比第52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6.5 版本的选择第55-58页
结语第58-60页
参考文献第60-62页
致谢第62页

论文共6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浅谈逻辑思维在小提琴学习过程中的运用
下一篇:雄县杜庄音乐会与刘家吹打班比较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