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22页 |
1.1 课题研究背景 | 第11-14页 |
1.1.1 本课题基于的社会现状 | 第11-12页 |
1.1.2 输油管道漏失现状 | 第12-13页 |
1.1.3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| 第13-14页 |
1.2 国内外漏失检测研究的介绍 | 第14-20页 |
1.2.1 传统检测压力法 | 第15-16页 |
1.2.2 逆稳态泄漏检测 | 第16页 |
1.2.3 声学漏失检测 | 第16-17页 |
1.2.4 定点统计分析 | 第17-18页 |
1.2.5 负压波检测法 | 第18页 |
1.2.6 瞬态分析方式检测 | 第18-19页 |
1.2.7 瞬态仿真方法 | 第19-20页 |
1.3 本文的主要工作 | 第20-22页 |
第2章 漏失检测实验台的构建操作及分析 | 第22-38页 |
2.1 等温输油管道实验台概述 | 第22页 |
2.2 等温输油管道实验原理 | 第22-23页 |
2.3 等温输油管道实验台构造和采集系统 | 第23-28页 |
2.3.1 泵站 | 第23-24页 |
2.3.2 实验管道系统 | 第24-25页 |
2.3.3 泵站配电箱和数据采集系统 | 第25-28页 |
2.4 等温输油管道实验操作 | 第28-36页 |
2.4.1 实验的准备工作 | 第28页 |
2.4.2 实验的具体方案及响应分析 | 第28-36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36-38页 |
第3章 长输管线水力瞬变分析 | 第38-60页 |
3.1 瞬变的控制方程 | 第38-43页 |
3.1.1 连续性方程 | 第38-40页 |
3.1.2 运动方程 | 第40-42页 |
3.1.3 瞬变控制方程的简化 | 第42-43页 |
3.2 控制方程的特征线法 | 第43-48页 |
3.2.1 网格划分 | 第43-44页 |
3.2.2 有限差分算法 | 第44-46页 |
3.2.3 典型边界条件 | 第46-48页 |
3.3 水力瞬变分析的程序框图 | 第48-49页 |
3.4 长输管线的算例分析 | 第49-54页 |
3.5 长输油管线的实际工况算例 | 第54-59页 |
3.5.1 实际输油管道的参数 | 第54-56页 |
3.5.2 长输油管道数值计算结果分析 | 第56-59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59-60页 |
第4章 瞬变反问题分析 | 第60-74页 |
4.1 反问题的发展 | 第60-61页 |
4.1.1 定向设计 | 第60-61页 |
4.1.2 扫描探测 | 第61页 |
4.2 瞬变反问题的分类 | 第61-65页 |
4.2.1 限压控制反问题 | 第62页 |
4.2.2 限时控制反问题 | 第62-63页 |
4.2.3 系统辨识理论 | 第63-64页 |
4.2.4 系统整体可控性 | 第64页 |
4.2.5 水力共振反问题 | 第64-65页 |
4.3 瞬变反问题的求解 | 第65-67页 |
4.3.1 阀门程控方法 | 第65页 |
4.3.2 最优化算法 | 第65-66页 |
4.3.3 现代控制方法 | 第66页 |
4.3.4 尝试计算和脉冲响应 | 第66-67页 |
4.4 瞬变反问题在漏失检测的应用 | 第67-71页 |
4.4.1 Newton- Raphson算法 | 第67-68页 |
4.4.2 Levenberg-Marquardt算法 | 第68-69页 |
4.4.3 雅克比矩阵的数值计算 | 第69-70页 |
4.4.4 瞬态反问题分析程序框图 | 第70-71页 |
4.5 瞬态反问题辨识漏失工况算例 | 第71-73页 |
4.5.1 瞬态反问题算例模型 | 第71页 |
4.5.2 瞬态反问题结果分析 | 第71-73页 |
4.6 本章小结 | 第73-74页 |
结论 | 第74-7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6-83页 |
致谢 | 第8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