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4-20页 |
1.1 选题背景 | 第14-15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总结 | 第15-17页 |
1.2.1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5-17页 |
1.2.2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 | 第17页 |
1.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7-18页 |
1.4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| 第18-19页 |
1.4.1 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8页 |
1.4.2 主要研究方法 | 第18-19页 |
1.5 本章小结 | 第19-20页 |
第2章 32m预制箱梁水化热温控施工技术措施研究 | 第20-32页 |
2.1 概述 | 第20页 |
2.2 梁场选址及平面布置 | 第20-21页 |
2.2.1 梁场选址 | 第20页 |
2.2.2 梁场平面布局 | 第20-21页 |
2.3 预制箱梁施工技术及要求 | 第21-30页 |
2.4 预制箱梁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| 第30-31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31-32页 |
第3章 箱梁水化热温度场、应力场有限元计算原理及方法 | 第32-46页 |
3.1 热传导基本原理 | 第32-35页 |
3.1.1 热传导方程 | 第32-34页 |
3.1.2 初始条件及边界条件的确定 | 第34-35页 |
3.2 混凝土水化热分析 | 第35-37页 |
3.2.1 混凝土绝热温升 | 第35-36页 |
3.2.2 混凝土热生成率 | 第36-37页 |
3.3 有限元法计算混凝土箱梁水化热温度场和应力场 | 第37-45页 |
3.3.1 有限单元法简介 | 第37页 |
3.3.2 热分析有限元法的一般步骤 | 第37-41页 |
3.3.3 有限单元法在求解温度场中的应用 | 第41-43页 |
3.3.4 有限元法求解混凝土水化热应力场 | 第43-45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45-46页 |
第4章 箱梁水化热温度场有限元分析 | 第46-68页 |
4.1 概述 | 第46页 |
4.2 ANSYS有限元软件在箱梁温度场分析中的应用 | 第46-48页 |
4.2.1 ANSYS有限元软件功能简介 | 第46-47页 |
4.2.2 ANSYS在混凝土温度场中的应用 | 第47-48页 |
4.3 工程概况 | 第48-59页 |
4.3.1 有限元计算的基本假定 | 第50页 |
4.3.2 数值模拟计算步骤 | 第50-51页 |
4.3.3 计算参数的选取 | 第51-52页 |
4.3.4 荷载施加及求解 | 第52-53页 |
4.3.5 箱梁水化热温度场模拟结果分析 | 第53-57页 |
4.3.6 箱梁水化热应力场模拟结果分析 | 第57-59页 |
4.3.7 箱梁温度场和温度应力场数值模拟结论 | 第59页 |
4.4 箱梁水化热温度场影响因素分析 | 第59-67页 |
4.4.1 水泥用量 | 第60-61页 |
4.4.2 混凝土入模温度 | 第61-62页 |
4.4.3 几何尺寸 | 第62-64页 |
4.4.4 混凝土的导热系数 | 第64-65页 |
4.4.5 混凝土比热 | 第65-67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67-68页 |
第5章 箱梁水化热温度场的现场实测与分析 | 第68-78页 |
5.1 概述 | 第68页 |
5.2 监测仪器介绍 | 第68-69页 |
5.3 现场监测 | 第69-72页 |
5.3.1 测点布置原则及测点布置 | 第69-70页 |
5.3.2 监测步骤 | 第70页 |
5.3.3 监测结果 | 第70-72页 |
5.4 实测数据和模拟结果对比分析及应用 | 第72-75页 |
5.4.1 实测值与模拟值时间--温度曲线对比 | 第72-74页 |
5.4.2 温度监测对施工的指导意义 | 第74-75页 |
5.5 箱梁水化热温度裂缝成因及其防控措施 | 第75-77页 |
5.5.1 箱梁混凝土水化热温度裂缝产生的原因 | 第75-76页 |
5.5.2 控制温度裂缝的几点建议 | 第76-77页 |
5.6 本章小结 | 第77-78页 |
第6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78-80页 |
6.1 结论 | 第78页 |
6.2 展望 | 第78-8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0-83页 |
附录 | 第83-92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92-93页 |
致谢 | 第9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