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10页 |
引言 | 第10-12页 |
第1章 问题的提出 | 第12-16页 |
·数困生的研究背景 | 第12-14页 |
·从数学的地位和作用看转化数困生的必要性 | 第12-13页 |
·从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要求看转化数困生的必要性 | 第13-14页 |
·从目前的教育状况看转化数困生的必要性 | 第14页 |
·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4-16页 |
第2章 数困生的研究现状以及界定 | 第16-20页 |
·学习困难的界定 | 第16-18页 |
·美国对学习困难的界定 | 第16-17页 |
·日本对学习困难的界定 | 第17页 |
·前苏联对学习困难的界定 | 第17-18页 |
·世界卫生组织对学习困难的界定 | 第18页 |
·我国关于学习困难的界定 | 第18页 |
·数困生的界定 | 第18-20页 |
第3章 数困生研究的理论依据 | 第20-28页 |
·多元智能理论 | 第20-21页 |
·多元智能理论的主要理论及主要观点 | 第20页 |
·多元智能理论与数困生 | 第20-21页 |
·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| 第21-22页 |
·元认知理论 | 第22-24页 |
·数学元认知 | 第22-23页 |
·学困生的元认知特点 | 第23-24页 |
·日本教育学者北尾伦彦的三层次说 | 第24-25页 |
·海德(F.Heider)和韦纳(B.Weiner)的归因理论 | 第25页 |
·其他理论 | 第25-28页 |
第4章 高中数困生成因调查 | 第28-38页 |
·调查对象及方法 | 第28页 |
·调查结果与分析 | 第28-38页 |
·数学学困生学习兴趣上的问题 | 第28-29页 |
·数学学困生学习动机问题 | 第29-30页 |
·数困生学习基础问题 | 第30页 |
·数学学困生的数学学科因素 | 第30-31页 |
·数困生与数学教师 | 第31-32页 |
·教育评价与数困生 | 第32-33页 |
·数困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问题 | 第33-35页 |
·数困生的心理素质问题 | 第35页 |
·不正当归因 | 第35-36页 |
·数困生的元认知问题 | 第36页 |
·数困生的学习意志 | 第36-37页 |
·数困生的家庭因素 | 第37-38页 |
第5章 高中数困生的成因分析 | 第38-52页 |
·学校教育因素 | 第38-43页 |
·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消极因素 | 第38-39页 |
·教育目标不切学生实际,还没有完全摆脱应试教育 | 第39页 |
·教学方法陈旧单一 | 第39页 |
·教育评价因素 | 第39-40页 |
·教师自身因素 | 第40-41页 |
·数学学科因素 | 第41-43页 |
·学生自身因素 | 第43-48页 |
·学习缺乏兴趣 | 第43页 |
·学习动机不足和学习态度不端正 | 第43-44页 |
·不科学的学习方法和不良的学习习惯 | 第44-45页 |
·数学学习基础薄弱 | 第45页 |
·数学学习意志薄弱 | 第45-46页 |
·不当的成就归因 | 第46页 |
·数困生思维障碍 | 第46-47页 |
·数困生的元认知 | 第47页 |
·学困生的心理障碍 | 第47-48页 |
·社会环境因素 | 第48-49页 |
·家庭环境因素 | 第49-52页 |
·父母的教养方式 | 第49-50页 |
·不完整与不和睦的家庭 | 第50页 |
·家庭的经济文化背景与学习环境 | 第50页 |
·父母的期望 | 第50-52页 |
第6章 高中数困生转化策略研究 | 第52-68页 |
·转化数困生的学校教育策略 | 第52-61页 |
·要全力贯彻实施教育改革,转变教育观念 | 第52-53页 |
·教师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,改进教学方法 | 第53-56页 |
·教师要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学习观 | 第56页 |
·实施正确的教育评价 | 第56-57页 |
·教师要利用各种外因来诱发学习动机,培养学习兴趣 | 第57-58页 |
·完善和优化学生的认识结构 | 第58-59页 |
·重视对学生元认知的培养 | 第59-60页 |
·培养师生情感 | 第60-61页 |
·转化数困生的家庭和社会环境因素策略 | 第61-63页 |
·家庭因素对策 | 第61-63页 |
·社会环境因素对策 | 第63页 |
·我对高中数困生转化的一个尝试 | 第63-68页 |
第7章 高中数学差生转化实验 | 第68-72页 |
·实验对象 | 第68页 |
·实验目的 | 第68页 |
·实验假设 | 第68页 |
·实验控制 | 第68-69页 |
·实验过程 | 第69-70页 |
·实验结果分析 | 第70-72页 |
第8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72-7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4-76页 |
附录 数学学习状况调查问卷 | 第76-80页 |
致谢 | 第80-82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| 第8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