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生物科学论文--动物学论文--动物遗传学论文

水蛛线粒体基因组序列分析及其系统发育地位研究

摘要第5-7页
Abstract第7-8页
第1章 文献综述第9-25页
    1.1 水蛛介绍第9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水蛛的分布第9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水蛛的生物学第9-11页
    1.2 水蛛的研究概况第11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水蛛的系统发育地位研究第11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其它研究第14页
    1.3 线粒体基因组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线粒体基因组的结构与组成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线粒体基因重排及其应用第15-16页
    1.4 分子系统学研究概况第16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分子系统学研究进展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分子标记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分子系统学研究方法第19-21页
    1.5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21-22页
    附录第22-25页
第2章 水蛛线粒体基因组序列分析第25-43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25-26页
    2.2 材料与方法第26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样品采集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实验方法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数据分析第27-29页
    2.3 结果与讨论第29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水蛛线粒体基因组组成特征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水蛛线粒体tRNA基因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水蛛线粒体基因组控制区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系统发育分析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基因重排第32-33页
    2.4 小结第33-34页
    附录第34-43页
第3章 水蛛的系统发育地位研究第43-61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43-44页
    3.2 材料与方法第44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物种选取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实验方法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数据分析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系统发育分析第46-47页
    3.3 结果第47-5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序列分析第47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分子系统发育分析结果第49-51页
    3.4 讨论第51-5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数据集处理与系统发育分析结果的对比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水蛛的系统发育地位第52-5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漏斗蛛科与暗蛛科的关系第54页
    3.5 小结第54-56页
    附录第56-61页
参考文献第61-75页
致谢第75-77页
在校期间科研实践情况第77页

论文共7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E3泛素连接酶FBW7新底物的研究
下一篇:重金属Cr6+对辣椒生长和根围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