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历史、地理论文--中国史论文--隋、唐至清前期(581~1840年)论文--明(1368~1663年)论文

明清杰出人物创造性成就及其影响因素

摘要第3-5页
Abstract第5-6页
引言第9-11页
第1章 研究综述第11-17页
    1.1 创造力历史测量学的研究概况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创造力历史测量学的特征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创造力历史测量学的研究简史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国内创造力历史测量学的研究现状第12-13页
    1.2 杰出人物创造性成就影响因素的研究概况第13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杰出人物的创造性成就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杰出人物创造性成就的影响因素研究第15-17页
第2章 问题提出第17-21页
    2.1 以往研究的不足第17页
    2.2 本文拟研究的问题第17-18页
    2.3 研究的主要方法第18页
    2.4 研究的意义第18-19页
    2.5 研究的创新点第19-21页
第3章 实证研究第21-57页
    3.1 明清杰出人物的选取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研究目的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研究方法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研究结果第22-23页
    3.2 核心变量的测量和编码第23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研究目的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研究方法第23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研究结果第26-29页
    3.3 杰出人物创造性成就的影响因素研究第29-5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杰出人物创造性人格的研究第29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杰出人物创造性成就影响因素研究第38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杰出人物创造性成就领域差异研究第44-57页
第4章 综合讨论第57-65页
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65-67页
    5.1 研究结论第65页
    5.2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第65-67页
参考文献第67-75页
附录第75-83页
    附录1:参考书专家评定表第75-76页
    附录2:选取的杰出人物及其创造性成就指数(部分)第76-78页
    附录3:创造性成就量表第78-80页
    附录4:核心自变量的编码第80-81页
    附录5:人格形容词检测表(部分)第81-83页
致谢第83-85页
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第85页

论文共8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运动调节学习记忆:内源性大麻素系统的作用
下一篇:少数民族双文化者情绪智力对其心理适应的影响--双文化认同整合的中介作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