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高小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质性研究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一、 绪论 | 第9-26页 |
(一)研究缘起 | 第9-10页 |
(二)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10-12页 |
(三)文献综述 | 第12-24页 |
(四)研究思路与方法 | 第24-26页 |
二、 理论基础 | 第26-32页 |
(一) “场域——关系”理论 | 第26-27页 |
(二) 微观权力理论 | 第27-28页 |
(三) 交往行为理论 | 第28-30页 |
(四) 生活世界理论 | 第30-32页 |
三、 课堂提问有效性的评价标准 | 第32-37页 |
(一) 课堂提问的内涵 | 第32页 |
(二) 课堂提问有效性的评价标准 | 第32-37页 |
四、 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现状 | 第37-57页 |
(一) 一节语文课的教师提问有效性分析 | 第37-41页 |
(二) 小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缺失 | 第41-57页 |
1.问题的设计只注重形式 | 第41-43页 |
2.问题的内容只注重数量 | 第43-45页 |
3.问题的答案预设标准化 | 第45-47页 |
4.提问水平浅层化与泛化 | 第47-49页 |
5.提问缺乏有效方法指导 | 第49-52页 |
6.学生发问与思考问题机会的缺失 | 第52-54页 |
7. 缺乏对学生回答内容的评价反馈 | 第54-57页 |
五、 原因分析 | 第57-62页 |
(一) 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控制 | 第57-58页 |
(二) 教师对问题设计重要性的忽视 | 第58页 |
(三) 师生之间交往合理性的断裂 | 第58-60页 |
(四) 学生缺乏对问题的质疑精神 | 第60-62页 |
六、 提高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| 第62-77页 |
(一) 提问前精心设计提问内容 | 第62-65页 |
(二) 提问中把握提问时机,深化提问方式 | 第65-71页 |
(三) 提问后及时反馈评价 | 第71-73页 |
(四)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质疑精神 | 第73-7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7-84页 |
附录 | 第84-93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| 第93-94页 |
致谢 | 第94-9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