摄像机的标定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4页 |
1.1 计算机视觉技术 | 第9-10页 |
1.2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 | 第11-12页 |
1.4 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2-14页 |
第二章 单目摄像机标定理论 | 第14-19页 |
2.1 图像坐标转换为大地坐标及其参数问题 | 第14-17页 |
2.1.1 摄像机的四个坐标系 | 第14-15页 |
2.1.2 成像平面坐标系到大地坐标系的转换 | 第15-17页 |
2.2 参数确定 | 第17-19页 |
第三章 双目摄像机标定理论 | 第19-27页 |
3.1 齐次坐标系理论及摄像机成像的针孔模型 | 第19-24页 |
3.1.1 几种常用坐标系 | 第19-21页 |
3.1.2 针孔成像模型 | 第21-24页 |
3.2 优化模型及摄像机标定 | 第24-27页 |
第四章 角点检测 | 第27-33页 |
4.1 角点检测基本原理 | 第27-29页 |
4.2 Harris 算法改进 | 第29-33页 |
4.2.1 算法改进 | 第29-31页 |
4.2.2 算法实例 | 第31-33页 |
第五章 粒子群算法 | 第33-40页 |
5.1 基本粒子群算法 | 第33-34页 |
5.2 标准 PSO 算法 | 第34-38页 |
5.2.1 算法原理 | 第34-35页 |
5.2.2 算法流程 | 第35-37页 |
5.2.3 算法基本值选取分析 | 第37-38页 |
5.3 粒子群算法和遗传算法的相关比较 | 第38页 |
5.4 粒子群算法求解摄像机的标定的相关参数 | 第38-40页 |
第六章 摄像机标定的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 | 第40-45页 |
6.1 单目摄像机标定的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 | 第40-42页 |
6.1.1 单目摄像机的仿真实验 | 第40-41页 |
6.1.2 单目摄像机的实验结果分析 | 第41-42页 |
6.2 双目摄像机的仿真实验及结果验证分析 | 第42-45页 |
总结与展望 | 第45-4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7-51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51-52页 |
致谢 | 第5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