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谢 | 第5-6页 |
中文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目录 | 第9-11页 |
1 绪论 | 第11-16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2 基本概念 | 第12-15页 |
1.2.1 投资性房地产的计量模式 | 第12-14页 |
1.2.2 经济后果 | 第14页 |
1.2.3 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审计 | 第14-15页 |
1.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| 第15-16页 |
2 相关文献综述 | 第16-20页 |
2.1 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动机的文献 | 第16-17页 |
2.1.1 国外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动机的文献 | 第16页 |
2.1.2 国内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动机的文献 | 第16-17页 |
2.2 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动机的文献 | 第17-18页 |
2.2.1 国外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的经济后果的文献 | 第17-18页 |
2.2.2 国内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的经济后果的文献 | 第18页 |
2.3 文献述评 | 第18-20页 |
3 制度背景与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的动机 | 第20-30页 |
3.1 制度背景介绍 | 第20-23页 |
3.1.1 房地产行业走势 | 第20-21页 |
3.1.2 准入条件和评估成本 | 第21-22页 |
3.1.3 信息披露 | 第22-23页 |
3.2 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的动机 | 第23-30页 |
3.2.1 管理层的影响 | 第24-26页 |
3.2.2 股权结构和股东的影响 | 第26-28页 |
3.2.3 债权人的影响 | 第28-30页 |
4 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的经济后果分析 | 第30-39页 |
4.1 计量模式变更对净利润和资产负债率的影响 | 第30-34页 |
4.1.1 计量政策变更前后企业净利润变化 | 第30-32页 |
4.1.2 计量政策变更对资产负债率的影响 | 第32-34页 |
4.2 计量模式变更对股价的影响 | 第34-37页 |
4.3 对税收的影响 | 第37-39页 |
4.3.1 所得税的影响 | 第37页 |
4.3.2 土地增值税的影响 | 第37-38页 |
4.3.3 房产税的影响 | 第38-39页 |
5 世茂股份案例 | 第39-48页 |
5.1 公司背景介绍 | 第39-40页 |
5.1.1 公司简介 | 第39-40页 |
5.1.2 股权结构 | 第40页 |
5.2 世茂股份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的原因分析 | 第40-43页 |
5.2.1 世茂股份后续计量选用公允价值模式的动机 | 第40-43页 |
5.3 世茂股份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的经济后果分析 | 第43-48页 |
5.3.1 对资产负债表的影响 | 第43页 |
5.3.2 对企业损益表的影响 | 第43-44页 |
5.3.3 对股东权益变动表的影响 | 第44页 |
5.3.4 EPS和ROA的比较分析 | 第44-46页 |
5.3.5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、期末价值、股价、股权结构的分析 | 第46-48页 |
6 结论及建议 | 第48-53页 |
6.1 结论 | 第48-49页 |
6.2 完善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的建议 | 第49-52页 |
6.2.1 制定具有我国特色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 | 第49-50页 |
6.2.2 建立房地产交易信息共享数据库 | 第50页 |
6.2.3 完善相关信息披露制度 | 第50-51页 |
6.2.4 对CPA审计方面的建议 | 第51页 |
6.2.5 对企业及其人员的建议 | 第51-52页 |
6.3 论文的局限性 | 第52-5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3-55页 |
附录A | 第55-56页 |
表索引 | 第56-57页 |
图索引 | 第57-58页 |
作者简历 | 第58-60页 |
学位论文数据集 | 第6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