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公路运输论文--道路工程论文--路基、路面工程论文--路面工程论文--再生路面论文

厂拌乳化沥青冷再生在公路中的应用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页
第一章 绪论第9-16页
    1.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9-10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外研究现状第1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研究现状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路面再生技术分类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3.1 厂拌热再生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3.2 就地热再生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3.3 厂拌冷再生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3.4 就地冷再生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厂拌乳化沥青冷再生的优势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5 国内外应用现状第13-14页
    1.3 本项目主要研究内容第14-16页
第二章 原材料性能试验研究第16-25页
    2.1 RAP 性能第16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RAP 中回收旧沥青的性能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RAP 料抽提后集料性能第16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RAP 料级配第19页
    2.2 沥青性能第19-20页
    2.3 乳化剂性能第20-21页
    2.4 乳化沥青性能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乳化沥青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乳化沥青检测结果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乳化沥青存储外观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4.4 乳化沥青拌和试验第22-23页
    2.5 新添料性能第23-24页
    2.6 水泥第24页
    2.7 水第24页
    2.8 本章小结第24-25页
第三章 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第25-31页
    3.1 乳化沥青冷再生配合比设计步骤第25页
    3.2 乳化沥青冷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依据第25页
    3.3 路面材料第25-26页
    3.4 矿料集料合成第26-27页
    3.5 最佳含水率、最大干密度的确定第27-28页
    3.6 最佳乳化沥青用量确定第28-30页
    3.7 最佳乳化沥青用量的验证第30页
    3.8 试件毛体积密度及最大理论密度第30页
    3.9 本章小结第30-31页
第四章 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性能研究第31-46页
    4.1 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强度形成机理第31-32页
    4.2 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性能第32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空隙率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劈裂强度指标第34-35页
    4.3 不同延迟时间的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性能第35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空隙率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劈裂强度第36-38页
    4.4 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空隙率试验方法探讨第38页
    4.5 养生条件对强度影响的分析第38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温度和养生时间对强度的影响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水对强度的影响第40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5.3 乳化沥青用量对强度的影响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4.5.4 拌和效果目测方法第43-44页
    4.6 本章小结第44-46页
第五章 试验路施工关键技术研究第46-56页
    5.1 铺筑试验路第46-47页
    5.2 厂拌乳化沥青冷再生施工流程第47-48页
    5.3 原材料要求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RAP 材料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乳化沥青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新集料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水泥和水第48-49页
    5.4 试验路的摊铺第49-51页
    5.5 机械组合第51页
    5.6 碾压工艺第51页
    5.7 施工中的横向接缝处理第51-52页
    5.8 养生第52页
    5.9 试验段检测第52-54页
    5.10 试验路竣工后的观查检测第54页
    5.11 冷再生施工工艺控制要点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5.11.1 施工要点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5.11.2 技术要点第55页
    5.12 环境保护第55页
        5.12.1 材料生产第55页
        5.12.2 施工过程第55页
    5.13 小结第55-56页
第六章 厂拌乳化沥青冷再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第56-58页
    6.1 经济效益分析第56-57页
    6.2 小结第57-58页
主要结论及建议第58-60页
    1. 主要结论第58-59页
    2. 进一步建议第59-60页
主要参考文献第60-62页
致谢第62页

论文共6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大跨度斜拉悬索组合体系桥梁换索施工监控技术研究
下一篇:西部山区高速公路重点路段设计安全性评价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