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艺术论文--音乐论文--音乐技术理论与方法论文--声乐理论论文

关于练声曲对提高声乐演唱技能的训练价值及思考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页
前言第7-9页
第一章 关于练声曲的概况介绍第9-13页
    1.1 练声曲简介第9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练声曲的来源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练声曲的定义第1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练声曲的功能第10-11页
    1.2 练声曲特点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教学训练目的方面的特点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声音训练要求方面的特点第12-13页
第二章 在声乐教学活动中,练声曲对提高不同声乐技能的训练价值第13-31页
    2.1 “技术训练”练声曲对于声乐演唱技术的训练价值第13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使得声音更灵活,音量上更有控制力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解决各类声乐作品演唱时应需要的技巧第15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补充声乐演唱中详尽的音乐符号知识第18页
    2.2 “音乐会练声曲”对声乐演唱的情感、文学塑造方面的作用第18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挖掘声乐演唱表达情感的想象力、创造力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培养通过“音乐符号”来独立处理作品的能力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更全面的了解声乐演唱流派唱法的技术特点,规范声乐演唱第21-22页
    2.3 其他具有练声功能的发声材料的训练价值第22-31页
第三章 国内外在声乐教学过程中使用练声曲情况的现状分析第31-36页
    3.1 从不同角度来描述国内外使用练声曲情况的现状第31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国内外已发行练声曲教材现状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国内外音乐院校对“练声曲”的使用情况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国内外声乐教学理念情况第32-34页
    3.2 国内外在声乐教学活动中对练声曲使用情况不一致的原因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文化环境差异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国内外专业音乐院校的课程设置上有所差异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对练声曲熟悉程度的不一致第35-36页
第四章 我的思考及建议第36-40页
    4.1 关于练声曲本身的训练价值方面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如何选择合适的练声曲进行训练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练声曲与声乐作品演唱之间应该如何搭配训练第37页
    4.2 关于练声曲教材建设方面第37-38页
    4.3 关于声乐课程设置方面第38-40页
结语第40-41页
参考文献第41-42页
致谢第42页

论文共4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瑰丽的音响 孤傲的灵魂--拉赫玛尼诺夫钢琴作品探析
下一篇:德彪西《二十四首钢琴前奏曲》和声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