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自然科学总论论文--自然科学理论与方法论论文--科学的哲学原理论文

人与技术关系的历史演变

中文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-5页
第1章 绪论第7-12页
    1.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第7-8页
    1.2 研究综述第8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内研究现状第8-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外研究现状第9-10页
    1.3 研究思路第10页
    1.4 基本方法第10-12页
第2章 人与技术关系的理论分析第12-17页
    2.1 传统的技术史分期方案第12-13页
    2.2 技术哲学研究方式的两个转向第13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旁观者的认知方式转向参与者的行动方式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非历史的认识方式转向历史的认识方式第15-17页
第3章 人与技术关系的历史考证第17-38页
    3.1 手工技术时代:人与技术相结合第17-2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共生关系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异质关系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矛盾关系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1.3.1 普遍怀疑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1.3.2 谨慎肯定到技术乐观第22-23页
    3.2 机器技术时代:人与技术相分离第23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同构关系第24-2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1.1 拉美特利“人是机器”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1.2 卡普的“器官投影说”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1.3 马克思的“器官延长说”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异化关系第27-29页
    3.3 现代技术时代:人与技术的多维性反思第29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操作关系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代具关系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技术现象学的四种人-技关系第32-3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3.1 具身关系(embodiment relations)第32-3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3.3 它异关系(alterity relations)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3.4 背景关系(background relations)第36-38页
第4章 人与技术关系的后现代诠释第38-42页
    4.1 后现代技术观的兴起第38-39页
    4.2 后现代技术观的“反本质主义”走向第39-40页
    4.3 后现代技术观的人-技关系:人-技同一第40-42页
第5章 结束语第42-43页
参考文献第43-44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第44-45页
致谢第45页

论文共4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超临界CO2在溶液法制备石墨烯中的作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
下一篇:上市公司利用闲置资金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问题研究--以“中粮屯河事件”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