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中国政治论文--国家行政管理论文--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--人事管理论文

公共部门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研究--以利津县为例

中文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页
第一章 绪论第7-14页
    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7-8页
    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第8-11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第8-9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第9-11页
    第三节 研究方法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 系统研究法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 文献研究法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 比较分析法第12页
    第四节 研究内容、创新与不足之处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 创新及不足之处第13-14页
第二章 相关理论第14-21页
    第一节 相关概念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 公共部门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 人力资源管理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 公共部门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第15页
    第二节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第15-17页
    第三节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第17-20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理论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一)资源基础理论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二)交易成本理论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三)人力资本理论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四)行为理论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一)舒勒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二)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国际化第19-20页
    第四节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在公共部门的适应性第20-21页
第三章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和问题第21-27页
    第一节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进程第21-22页
    第二节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现状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 “官本位”思想依然坚固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 岗位设计不科学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 培训不系统第23-24页
    第三节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第24-27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 对人力资源价值低估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 公共部门的文化氛围存在弊端第25-27页
第四章 公共部门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概况第27-43页
    第一节 公共部门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 创新是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纲领导向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 以人为本是纲领的重要基础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 权变原则是目标纲领的着力点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 自知自明原则是支撑点第29页
    第二节 公共部门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特征与职能第29-32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 公共部门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特征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 公共部门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第30-32页
    第三节 当前推行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障碍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 公共部门的多元化目标集致使管理目标的考量复杂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 克服人浮于事的现象难度较大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 人力资源在专业技术的结构不合理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信息化升级难度大第33-34页
    第四节 公共部门实行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选择第34-43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 组织层次上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第35-38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 个人层次上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第38-43页
第五章 利津县公共部门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第43-49页
    第一节 组织层面上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 “人才强县”的人力资源文化管理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 组织管理方面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 制定了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规划模式第43-44页
    第二节 个人层面上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 合理开展职位分析与人才招聘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 做好绩效考评管理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 落实薪酬与福利管理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 充分挖掘人力资本进行素质开发与培训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五、 充分协调劳动关系正确处理员工关系管理第45页
    第三节 实施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及几点建议第45-49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 有效地分配岗位职责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 建立战略性的考评制度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 建立战略性的预警对话沟通机制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 优化人力资源的投资方案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五、 改善人才资源培养方法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六、 建立三层次的人力资源战略激励机制第48-49页
第六章 结论及研究展望第49-50页
    第一节 结论第49页
    第二节 研究展望第49-50页
参考文献第50-52页
致谢第52页

论文共5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化解农民工讨薪取证难的法律对策研究
下一篇: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政府公信力研究--以房地产土地调控政策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