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插图和附表清单 | 第7-8页 |
1 引言 | 第8-17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8-9页 |
1.2 研究意义 | 第9页 |
1.3 文献综述 | 第9-14页 |
1.3.1 国外研究综述 | 第9-12页 |
1.3.2 国内农业保险研究综述 | 第12-14页 |
1.3.3 简要评述 | 第14页 |
1.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| 第14-15页 |
1.4.1 研究内容 | 第14-15页 |
1.4.2 研究方法 | 第15页 |
1.5 技术路线与数据来源 | 第15-16页 |
1.6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| 第16-17页 |
2 核心概念界定与相关基础理论 | 第17-23页 |
2.1 农业的经营风险理论 | 第17-19页 |
2.1.1 农业风险的定义及特点 | 第17-18页 |
2.1.2 农业风险的分类 | 第18-19页 |
2.2 农业保险理论 | 第19-20页 |
2.2.1 农业保险的概念界定 | 第19页 |
2.2.2 农业保险的政策性属性 | 第19-20页 |
2.3 保险公司经营管理理论 | 第20-23页 |
2.3.1 保险产品的特性 | 第21页 |
2.3.2 保险公司经营风险 | 第21-23页 |
3 中国人保财险公司商业化农业保险的经营历程 | 第23-26页 |
3.1 内蒙古农业保险的兴起(1950-1959) | 第23页 |
3.2 农业保险经营的停滞(1959—1981) | 第23页 |
3.3 农业保险经营的恢复(1982-1992) | 第23-24页 |
3.4 农业保险经营的波动(1990-2000) | 第24-26页 |
4 保费补贴政策下的内蒙古人保公司农业保险的经营 | 第26-33页 |
4.1 农业保险承保规模不断壮大 | 第26-27页 |
4.2 农业保险在内蒙古分公司财险业务中占据重要地位 | 第27页 |
4.3 农业保险组织机构建设情况 | 第27-28页 |
4.4 农业保险产品创新情况 | 第28-29页 |
4.5 农业保险实施过程 | 第29-32页 |
4.5.1 农业保险宣传展业 | 第29页 |
4.5.2 农业保险承保签单 | 第29-30页 |
4.5.3 农业保险查勘定损 | 第30-32页 |
4.6 本章小结 | 第32-33页 |
5 中国人保财险内蒙古分公司农业保险的效益分析 | 第33-36页 |
5.1 经济效益分析 | 第33-34页 |
5.1.1 提供保险保障,稳定农民收入 | 第33页 |
5.1.2 农业保险的经营,扩展了公司的农村市场 | 第33-34页 |
5.1.3 改善公司经营效果,增加利润收入 | 第34页 |
5.2 社会效益分析 | 第34-36页 |
5.2.1 提升农业防灾减灾能力,降低灾害损失 | 第34-35页 |
5.2.2 提高了农民保险的意识,推动公司涉农保险的开展 | 第35页 |
5.2.3 树立公司品牌形象,培养专业性农业保险人才 | 第35-36页 |
6 内蒙古人保公司农业保险业务经营存在的问题 | 第36-40页 |
6.1 种植业和养殖业保险发展不平衡 | 第36页 |
6.2 农业保险人力资源不能满足需求 | 第36-38页 |
6.3 农业保险实施过程存在的问题 | 第38-39页 |
6.4 农业保险资金管理不够健全 | 第39-40页 |
7 内蒙古人保公司政策性农业保险经营发展问题成因分析 | 第40-42页 |
7.1 导致种植业和养殖业保险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分析 | 第40页 |
7.2 农业保险人力资源不足的原因分析 | 第40-41页 |
7.3 农业保险实施问题的原因分析 | 第41页 |
7.3.1 保险公司承保对象是弱可保性的农业保险 | 第41页 |
7.3.2 保险公司的特殊技术障碍 | 第41页 |
7.4 农业保险资金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| 第41-42页 |
8 改进人保公司农业保险业务经营的对策与建议 | 第42-44页 |
8.1 保险公司应积极主动开展养殖业保险研究 | 第42页 |
8.2 扩大农村保险的网络建设,加快农业保险人才的培养 | 第42-43页 |
8.3 规范农业保险的经营操作,提升服务质量 | 第43页 |
8.4 加强保险监管力度,确保农业保险资金专款专用 | 第43-44页 |
致谢 | 第44-4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5-48页 |
作者简介 | 第4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