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中国法律论文--财政法论文--金融法论文--证券管理法令论文

我国股权众筹投资者保护法律问题研究

摘要第6-7页
ABSTRACT第7-8页
第1章 引言第12-18页
    1.1 选题背景第12页
    1.2 研究意义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理论意义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实践意义第13页
    1.3 文献综述第13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国内外文献评析第16页
    1.4 研究思路第16-17页
    1.5 论文的创新及不足之处第17-18页
第2章 股权众筹投资者保护理论概述第18-24页
    2.1 我国股权众筹的定义及特征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股权众筹的定义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股权众筹的特征第18-19页
    2.2 我国股权众筹融资模式分类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直接股东融资模式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有限合伙融资模式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“领投+跟投”融资模式第20页
    2.3 我国股权众筹投资者涉及法律关系第20-21页
    2.4 股权众筹投资者保护理论分析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契约论分析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法律论分析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不完备法律论分析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4.4 法经济学理论分析第22-23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23-24页
第3章 我国股权众筹投资者面临的风险与投资者保护存在的问题第24-31页
    3.1 我国股权众筹投资者面临的风险第24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投资者自我保护能力不足风险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融资者经营风险与项目资金风险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欺诈风险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领投人道德风险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5 股权流动性风险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6 投资者维权风险第26-27页
    3.2 我国股权众筹投资者保护存在的问题第27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股权众筹合格投资者制度门槛过高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股权众筹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、社会征信体系不健全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股权众筹平台准入标准、权利义务不明确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股权众筹领投人选任标准、权利义务不明确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股权众筹退出机制不完善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6 股权众筹纠纷解决机制不完善第29-30页
    3.3 本章小结第30-31页
第4章 域外股权众筹投资者保护法律制度借鉴第31-39页
    4.1 美国股权众筹投资者保护法律制度借鉴第31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投资者适当性制度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信息披露制度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众筹平台监管规则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特定条件下众筹证券的转售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5 投资者救济机制第34-35页
    4.2 英国股权众筹投资者保护法律制度借鉴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投资者适当性与投资者教育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对金融消费者的立体保护第36页
    4.3 德国股权众筹投资者保护法律制度借鉴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对个人投资限额的规定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融资说明书义务与投资项目信息册义务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加强机构监管第37-38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38-39页
第5章 我国股权众筹投资者保护制度构建基本原则与建议第39-47页
    5.1 我国股权众筹投资者保护制度构建的基本原则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追求效率与保障安全相平衡原则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制度移植与本土化实践相契合原则第39-40页
    5.2 我国股权众筹投资者保护制度构建的建议第40-4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完善股权众筹投资者适当性制度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完善信息披露与社会征信制度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明确股权众筹平台准入标准及权利义务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加强领投人管理、明确领投人义务与责任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5 完善股权众筹投资者退出机制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6 完善股权众筹投资者救济机制第44-46页
    5.3 本章小结第46-47页
结论与展望第47-48页
    1、结论第47页
    2、展望第47-48页
参考文献第48-52页
致谢第52-53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第53-54页

论文共5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物流企业借壳上市的动因与效应分析--以顺丰借壳鼎泰新材上市为例
下一篇:PPP项目资产证券化投资者利益保护法律问题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