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财政、金融论文--金融、银行论文--中国金融、银行论文

主观幸福感、风险态度与居民家庭资产选择--基于Probit模型的实证研究

摘要第5-7页
ABSTRACT第7-8页
第1章 导论第12-26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背景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意义第13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3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居民家庭资产选择的理论模型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主观幸福感、风险态度等因素对居民家庭资产选择的影响第15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人口统计学和家庭特征变量对居民家庭资产选择的影响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文献评述第22-23页
    1.3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方法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内容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方法第23-24页
    1.4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本文主要工作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论文的创新之处第24-25页
    1.5 论文的基本框架第25-26页
第2章 居民家庭资产选择的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第26-34页
    2.1 相关概念界定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主观幸福感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风险态度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家庭资产第27页
    2.2 居民家庭资产选择的理论基础第27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资产组合理论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生命周期假说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持久收入假说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行为金融学理论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标准普尔家庭资产象限图第30-31页
    2.3 居民家庭进行资产选择的原则与特点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居民家庭进行资产选择的原则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居民家庭资产选择的特点第32-33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33-34页
第3章 模型设计与研究假设第34-39页
    3.1 模型设计第34-35页
    3.2 研究假设第35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风险态度对居民家庭资产选择影响的假设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主观幸福感对居民家庭资产选择影响的假设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主要控制变量对居民家庭资产选择影响的假设第37-38页
    3.3 本章小结第38-39页
第4章 主观幸福感、风险态度对居民家庭资产选择的实证分析第39-56页
    4.1 数据来源及说明第39页
    4.2 变量选取第39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被解释变量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解释变量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控制变量第41-42页
    4.3 描述性统计分析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变量间的相关系数第43-44页
    4.4 实证结果分析第44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居民家庭资产选择的全样本分析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按省市经济能力分组的居民家庭资产选择的分析第47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按年龄段分组的居民家庭资产选择的分析第50-54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54-56页
第5章 结论和政策建议第56-60页
    5.1 结论第56-57页
    5.2 政策建议第57-59页
    5.3 本文的不足之处与展望第59-60页
参考文献第60-65页
致谢第65-66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第66-67页

论文共6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杠杆率监管对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分析
下一篇:我国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的信用风险管理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