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财政、金融论文--金融、银行论文--中国金融、银行论文--金融组织、银行论文--商业银行(专业银行)论文

杠杆率监管对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分析

摘要第6-8页
ABSTRACT第8-9页
第1章 绪论第13-24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背景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意义第14-15页
    1.2 相关文献综述第15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有关银行效率的文献综述第15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有关杠杆率的文献综述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有关杠杆率对商业银行效率影响的文献综述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文献评述第21页
    1.3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内容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方法第22页
    1.4 主要工作和创新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主要工作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本文的创新点第23页
    1.5 论文的基本框架第23-24页
第2章 杠杆率监管与银行效率的理论基础第24-38页
    2.1 杠杆率监管内涵以及发展演变第24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资本监管理论基础第24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杠杆率监管指标的定义与标准第28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杠杆率监管指标的特点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金融危机中高杠杆率的形成原因第32-34页
    2.2 商业银行效率的相关理论第34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商业银行效率的含义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商业银行效率的测算第35-37页
    2.3 小结第37-38页
第3章 商业银行杠杆率现状及分析第38-52页
    3.1 商业银行杠杆率的现状分析第38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我国商业银行基本概述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我国商业银行杠杆率现状分析第39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影响杠杆率的主要因素第46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我国与其他国家杠杆率计算对比第48-49页
    3.2 杠杆率对商业银行效率影响的路径分析第49-5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从商行形象和管理方式转变角度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从目前金融监管的举措角度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从杠杆率的计算公式角度第50-51页
    3.3 小结第51-52页
第4章 基于SFA与财务指标法下的银行效率测度第52-67页
    4.1 基于SFA随机前沿模型测度商业银行效率第52-6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随机前沿模型第52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样本数据的选取和来源第55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基于SFA方法银行效率测度第60-63页
    4.2 基于财务指标法测度银行效率第63-6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商业银行安全性指标第63-6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商业银行流动性指标第65-6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商业银行盈利性指标第66页
    4.3 小结第66-67页
第5章 杠杆率对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分析第67-71页
    5.1 最佳估计模型选择第67-69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混合回归与固定效应模型第67-68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固定效应模型与随机效应模型第68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组内自相关检验和组间异方差检验第68-69页
    5.2 最佳估计模型分析第69-7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杠杆率对商业银行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第6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杠杆率对不同类型银行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第69-70页
    5.3 小结第70-71页
第6章 提升我国杠杆率监管水平的对策建议第71-75页
    6.1 监管角度:审慎监管、加强信息披露第71-72页
        6.1.1 审慎监管,实行差别化监管第71页
        6.1.2 资本充足率与杠杆率并行监管第71-72页
        6.1.3 加强信息披露制度,完善监管手段第72页
    6.2 银行自身:完善信息披露制度,加快金融创新第72-74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合理制定发展规划,加强信息披露第72-73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建立风险管理委员会,加强内部防控第73页
        6.2.3 加快金融业务创新第73-74页
    6.3 小结第74-75页
结论与展望第75-77页
    1、结论第75页
    2、不足与展望第75-77页
参考文献第77-82页
致谢第82-83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第83-84页

论文共8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工商银行陕西A分行绩效考核研究
下一篇:主观幸福感、风险态度与居民家庭资产选择--基于Probit模型的实证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