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地下建筑论文--区域规划、城乡规划论文--城市规划论文--城市规划布局论文--居住区规划论文

北京市社区户外公共休闲设施建设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页
第1章 绪论第10-18页
    1.1 选题背景第10-11页
    1.2 概念界定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社区及其类型划分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社区户外公共休闲设施的概念及分类第11-13页
    1.3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目的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意义第13-14页
    1.4 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内容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研究方法第14-16页
    1.5 研究框架第16页
    1.6 本章小结第16-18页
第2章 国内外社区户外公共休闲设施建设研究概况第18-32页
    2.1 国外社区户外公共休闲设施建设研究概况第18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国外户外公共休闲设施建设发展概况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国外户外公共休闲设施建设案例第19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对我国社区户外公共休闲设施建设的借鉴意义和启示第25-26页
    2.2 国内社区户外公共休闲设施建设研究概况第26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国内户外公共休闲设施建设发展概况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国内户外公共休闲设施建设的相关理论成果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国内户外公共休闲设施建设现状第28-31页
    2.3 本章小结第31-32页
第3章 北京及部分城市社区户外公共休闲设施建设调研与分析第32-57页
    3.1 北京市社区户外公共休闲设施建设现状与分析第32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北京市街道公共休闲设施建设现状与分析第32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北京市居住区公共休闲设施建设现状与分析第35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北京市社区公园公共休闲设施建设现状与分析第40-44页
    3.2 国内部分城市社区户外公共休闲设施建设现状及分析第44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受地域文化影响的户外公共休闲设施建设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与景观环境相融合的街道休闲设施建设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满足不同需求的户外公共休闲设施建设第47-48页
    3.3 社区户外公共休闲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分析第48-5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设施使用率低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设施配置不合理第49-5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设施建设缺乏管理维护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设施建设缺乏人文关怀第5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地方文化特色的缺失第52-54页
    3.4 社区户外公共休闲设施建设的影响要素第54-56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受人的休闲行为影响第5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景观环境的影响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城市历史文化基础第55页
        3.4.4 政策体制引导第55-56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56-57页
第4章 社区户外公共休闲设施建设原则第57-70页
    4.1 满足不同年龄人群需求的配置原则第57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未成年群体第5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青年与中年群体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老年群体第58-59页
    4.2 户外公共休闲设施耐用性、安全性的建设原则第59-6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户外公共休闲设施的选材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户外公共休闲设施的结构设计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户外公共休闲设施的安全性考虑第61-62页
    4.3 户外公共休闲设施整体性的建设原则第62-6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设施造型的整体性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设施色彩配置的整体性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设施比例的整体性第64-65页
    4.4 户外公共休闲设施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的建设原则第65-68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户外公共休闲设施与社区文化的协调性第65-66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户外公共休闲设施与自然环境的协调性第66-67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户外公共休闲设施与周围建筑的协调性第67-68页
    4.5 户外公共休闲设施建设的参与机制建议第68-69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发挥自上而下的政府引导作用第68-69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鼓励自下而上的公众参与第69页
    4.6 本章小结第69-70页
第5章 北京市社区户外公共休闲设施建设案例分析——以金鱼池中区为例第70-82页
    5.1 金鱼池中区整体概况第70-72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文化背景第70-7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景观布局第71-72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空间设置第72页
    5.2 金鱼池中区户外公共休闲设施建设分析第72-7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居民的休闲心理与休闲行为分析第72-7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金鱼池中区户外公共休闲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第73-75页
    5.3 金鱼池中区户外公共休闲设施调整建议第75-8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户外公共休闲设施设计调整第75-7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金鱼池中区休闲节点调整第78-8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社区户外公共休闲设施管理建议第80-81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81-82页
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82-84页
    6.1 结论第82页
    6.2 展望第82-84页
参考文献第84-87页
    中文专著第84页
    外文译著第84-85页
    期刊论文(中文)第85页
    期刊论文(外文)第85页
    学位论文第85-87页
附录第87-94页
    附录A:北京市社区户外公共休闲设施调研汇总第87-91页
        A-1 北京城区街道社区名录及调研范围第87-88页
        A-2 北京市社区户外公共休闲设施建设汇总第88-91页
    附录B:国内部分城市社区户外公共休闲设施调研汇总第91-93页
    附录C: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第93-94页
致谢第94-95页

论文共9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河北省固新古镇空间形态与居民行为互动性研究
下一篇:基于邯郸市居住区调研分析的居住区户外环境人性化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