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8-12页 |
1.1 课题背景 | 第8-9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9-11页 |
1.3 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| 第11页 |
1.4 本文的章节安排 | 第11-12页 |
第2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介绍 | 第12-24页 |
2.1 无线传感器网络概述 | 第12-17页 |
2.1.1 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结构 | 第12-13页 |
2.1.2 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构造 | 第13-14页 |
2.1.3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 | 第14-15页 |
2.1.4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 | 第15-17页 |
2.2 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 | 第17-23页 |
2.2.1 无线传感器网络拓扑结构 | 第17-18页 |
2.2.2 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的性能评估 | 第18-19页 |
2.2.3 典型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介绍 | 第19-23页 |
2.3 本章小结 | 第23-24页 |
第3章 LEACH 路由算法分析 | 第24-35页 |
3.1 LEACH 协议的运行周期 | 第24-25页 |
3.2 LEACH 算法描述 | 第25-28页 |
3.2.1 簇的建立阶段 | 第25-27页 |
3.2.2 数据稳定传输阶段 | 第27-28页 |
3.3 LEACH 算法的能量模型及定义 | 第28-29页 |
3.4 LEACH 算法实验仿真 | 第29-33页 |
3.4.1 簇头的选举过程 | 第30-31页 |
3.4.2 成簇仿真 | 第31-32页 |
3.4.3 性能分析 | 第32-33页 |
3.5 LEACH 算法的优缺点分析 | 第33-34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34-35页 |
第4章 蚁群算法概述 | 第35-42页 |
4.1 蚁群算法的原理 | 第35-37页 |
4.2 蚁群算法的模型与实现 | 第37-40页 |
4.2.1 蚁群算法的数学模型 | 第37-39页 |
4.2.2 蚁群算法的程序流程图 | 第39-40页 |
4.3 蚁群算法三种经典模型比较及参数分析 | 第40页 |
4.4 蚁群算法应用于无线传感网络路由中的优势 | 第40-41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41-42页 |
第5章 基于蚁群算法的 LEACH 路由方法改进及仿真 | 第42-56页 |
5.1 基于蚁群算法改进 LEACH 路由方法的总体思路 | 第42-43页 |
5.2 智能蚁群算法 | 第43-46页 |
5.2.1 预测能量表 | 第43-44页 |
5.2.2 搜索表 | 第44页 |
5.2.3 蚂蚁转移概率公式 | 第44-45页 |
5.2.4 信息素更新规则 | 第45-46页 |
5.3 基于蚁群算法的 LEACH 路由方法改进的详细设计 | 第46-48页 |
5.3.1 簇形成阶段 | 第46页 |
5.3.2 路由查找阶段 | 第46-48页 |
5.3.3 数据传输阶段 | 第48页 |
5.4 仿真实验 | 第48-55页 |
5.4.1 评价指标 | 第48-49页 |
5.4.2 场景设置 | 第49页 |
5.4.3 仿真结果 | 第49-55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55-56页 |
第6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56-57页 |
6.1 主要的研究工作 | 第56页 |
6.2 展望 | 第56-57页 |
致谢 | 第57-5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8-61页 |
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61页 |